|
关于吉他乐器的物理性能和演奏的音乐现(2)
上海网友Asniler的观点
琴,技术,音乐——缺了其中一样,就会事与愿违。
我的感觉是:琴是工具,技术是途径,音乐是目的。
有音乐的感觉,知道想要什么样的音乐,这并不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可以做到的,能将一种感觉准确的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当自己的脑子里终于,有了个SAMPLE,知道什么地方要什么样子了,这时候,顶多是个欣赏家。因为真到了手上的活儿,就算有一千个“心力”,手还是不听使唤,或者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让手上的琴发出自己想要的声音——也许压根,手上的琴就发不出自己想要的声音。
这就是只有音乐,没有琴和技术的结果——当然,我没有贬低欣赏家的意思。 只有琴的时候,充其量是有了一个优秀的工具。没有力气,没有目标,一样造不出好的房子。除非这个工具是会自己唱歌。我看过几个初学的琴友试着弹一些中高档的琴,呵呵,结果是什么大家应该都知道。琴就也好象一个人,只有具备有能力的人,才可以做它的知音。否则,再好的琴,也就好象跟你完全不相干的一样东西一样。只有技术的时候,可能也是一种荣耀的结束和一种悲哀的开始。因为单纯的技术纯粹是一种奥林匹克性质的优势,除了进行类似比快,比强,比耐力之类奥林匹克的竞赛之外,别无他用。
我觉得有技术和能把技术运用于音乐不是一会事。有技术是有了一些条件的,但要把技术运用于音乐还得从头开始学。而一种技术风格也不是在每种琴上都适合。在一种低档琴上练出来的技术,可能根本就不适用于另一种高档琴。更不用说在这琴上表现音乐之美。我更倾向于的说法:脱离了音乐,脱离了琴练出来的所谓技术根本不能称之为技术——体操尔。一句话概括的话:艺术家在琴上用恰如其分的技术表现音乐之美。而三种要素只有其中一种的话,结果就是会事与愿违,明明想要并且也觉得会得到的东西,得出的结果却并不是那样。这实在是个很大的话题,如果换个角度,三种要素缺一种的话会怎么样……呵呵,真不是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能表达清楚的。
四川琴友canarios的亲身体会
这一向睡眠不好,我被PARDO害了。为了对得起投资,我付出了更多,好琴象电脑一样,绝对是女性。
在得到PARDO和《卡雷巴洛》以前,我用的是YAMAHA和陈志教授的理论,必须用较大的力度才能弹出还算圆润结实的基础音色,但总感觉音色较暗,缺乏亮丽和穿透力,音色的变化方式也仅局限于变换拨弦区域,力度一变化,基础音色的质量就要大打折扣。触弦角度和深度以及指甲的形状的改变对音色产生的影响不能让人获得满意的效果。音色和力度变化是音乐表现的重要元素,变化是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因此在追求表现和变化之前先必须有一个基准点,即良好的基础音色和力度,也就是不带任何感情投入时能演奏出令人感观愉悦(暂不谈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的音符。
PARDO到手后,才真正发现一把演奏琴的价值。我原来的基础弹法在PARDO上出来的音色变的有些粗砺,力度显得太大了,声音较僵硬,不是我理想中的基础音色。在好友老汪(他也用PARDO,基础音色相当漂亮)的帮助下,重新改进了拨弦方式,获得了满意的基础音色和力度。在正确的基础音色基础上加上力度变化,音色在弱时一样清晰、圆润有弹性,强时又不会死板,音量变化范围也很广。再看《卡雷巴洛》中关于音色变化的阐述,改变手指角度和僵硬度来获取不同的效果,真是立竿见影,这在YAMAHA上是根本无法获取的体验。
好琴不容易驾驭,她把演奏中的缺点也让人一览无余。我现在完全不敢演奏有难度的曲子了,重新狂练塞歌维亚音阶。根据好友老汪的建议,首先稳定基础音色,再逐渐加快速度,逐渐加入变化,另一方面,保证我的PARDO每一弦每一品都能练,半年后,我的新PARDO的声音也开得差不多了。感谢PETER和老汪,你们让我又开始“饱受音阶的煎熬”。
现在谈及的只是演奏法的范畴,而如何用技巧表现音乐则是音乐学的问题了,我不敢妄言。总的原则一般是了解乐曲背景、风格,划分段落,分句、层次和音色力度的对比,确定合理起奏力度和速度,运用熟练掌握后的高质量音色、力度变化来表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再创造,而这一步则需要深厚的音乐修养和广博的见识,一般爱好者最多也就能作到模仿自己欣赏的版本罢了,模仿能作到形似都很难,因为乐器好坏、技巧成熟度以及身理机能的差异都会影响表达,音乐修养不够,更不可能做到神似。而用自己的乐器和技巧形成独特而受认可的诠释我这辈子是不敢企及了。但做为真正的爱乐者,应该从理性(演奏法和音乐学)的角度去分析不同的版本,了解差异,以及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自己认可和不认可地方的都应有合理的理由。
但是,只有亲自拥有演奏琴,见识过好琴所能表现的范围极致,听过各种音色,了解音色获取的方法,才能找到进步的突破口,正如陈志教授的观点,脑海中存储音色的多寡是决定音色好坏的重要因素。有了技术基础,才谈得上运用和音乐表现,而表现是否合理,则需要全面广博的知识和修养。只有盐,做不出美味,作料齐备,也得看搭配。而目前国内的同好缺乏的正是正确的感性认识和对音乐的理性分析,少有机会亲身经历名家的言传身教和名琴的演绎,更多的是闭门造车和凭空臆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