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5|回复: 1

琴剑江湖之: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4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琴剑江湖之:剑 契子:从《英雄》说起。   不可思议!《英雄》中无名竟多次把手指放在护手之处,是真不懂剑还艺高人胆大?想想李是多界全国武术冠军,真是无话可说。不过也无妨,一者对手长空等是其好友(否则手指几断矣!),二来奥斯卡的评委也不一定懂剑。唉!武术套路演练与真正的习武,毕竟是两回事。   剑,是我心中一个遥远的梦,惜未成。以下就剑之源流、剑器、剑术、剑理、剑侠、文人之剑、当界之剑等方面,将鄙人对剑的粗浅认识,向各位请教。 一、剑之源流。   剑乃凶器,双刃,被称为“百兵之君”。《史记》载:“黄帝曾采首山之铜铸剑。”据说禹也曾铸剑藏于会稽山。看来,至少在铜器时代,剑就已出现。西周以前两军交战主要靠战车,戈、戟等长兵器更为重要,当时将军佩剑,大抵相当于今将军佩手枪,象征意义大于杀人。车退役后,在冷兵肉搏时代,刀、盾等短兵渐得发展,不过,剑在沙场中的地位仍次于刀。汉时受高祖刘邦“提三尺剑斩白蛇而取天下”的影响,自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剑,三国刘备便是使双剑的好手。至唐,佩剑之风更甚而成为社会时尚。明元禁民间习武,剑和其它拳械一样走向衰落。民国后,在“推崇国术”的影响下,尚武又成风气。文革除四旧,传统武术再次遭禁,拨乱反正之后,在《少林寺》的影响下,大陆掀起练武风潮,各门秘传渐显江湖,但剑之所传,远逊于刀、棍。 二、剑器、剑术、剑理   古籍所载剑之名器甚多,如干将、莫邪、湛庐、鱼?、巨缺、七星、龙泉等,也不知是否真有其剑,但前几年倒是真正出土了越王勾践剑。近代马子贞先生制定了新的剑器标准,但并未推行开来。建国后,因毛主席想用龙泉剑作为国礼送外宾,龙泉镇匠人依古例重制“龙泉剑”,因其磨石特殊,剑发青光。不过,此龙泉已非彼龙泉,只是“龙泉牌”剑吧。   典籍中对剑术的记载大体可分为两类:   1、剑击。《庄子》中载“赵文王喜剑,剑士日夜相击于前”,《管子》中有“吴王好剑而国士轻死”之说,三国曹丕也是击剑高手,“善以短乘长”。古时击剑分二种:一为真剑胜负,多有伤残,类似于古罗马的角斗士;二为不用真剑,友朋之娱也。   2、剑舞。《孔子家语》云“子路戎服见孔子,仗剑而舞”,鸿门宴上项庄“请以剑舞”欲借此杀项;又有公孙大娘“一舞剑器动四方”。说明当时舞剑已成习俗。古代剑舞,当类似于今天的剑术套路吧。   古代的剑术理论已臻化境。《庄子》中有“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之句,和太极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之理暗合,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极负传奇色彩的越女云:“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道出了剑之真谛。古往今来,几人可以做到? 三、剑侠。   晋后,佛道兴起,剑也开始被宗教所用,开始其神秘之旅,道家将剑的神秘发挥到极至。剑在道士手中,不仅可以降妖除魔(画符多用桃木剑),更有甚者,通过练剑可以御剑飞行、可以长生不老、可以白日飞升成仙。至唐代,更出现了许多剑侠小说,言剑法练成可“隐身”,可取人首于千里之外。此当是“剑侠”一说的来源吧。 四、文人之剑。   窃以为,虽有“六艺”之说,文人佩剑,装饰胜于实用。很多人希望自己琴棋书画皆通,或是文武双全。但文人嘛,你不能期待他满地打滚给你演一路“地趟鞭”或是威猛雄俊地为你耍一趟“朴刀”或“伏魔禅仗”。即使是短刀,也是刚猛有余而柔情不足,不足以表现出书生的清雅。剑则不然,外形就很秀气,重量嘛也颇轻,静有诗人的灵气清矍、动有贯穿长虹的剑气横空。着长衫、配长剑,当真是儒雅风流。   但对自己的剑术自视甚高就过分了。阮籍自称“少年学击剑,妙技过曲城”,当有省击剑冠军的实力;杜甫“起舞拂长剑,四座皆?眉”,人家是怕你脱手吧;王维“带剑游淮阴”,只说“带”不说“会”,诚实啊!陆游称“十年学剑勇成癖”,这我信,他可是当过兵的,军人出身。至于李白也自称剑术甚高,我个人以为他可能是吹牛。   剑舞动起来美仑美?,却是极为难练,俗语云:“月棍年刀日日剑”便是此意。刀可以胡乱砍几路,外人看来倒也中规中矩象模象样,剑则不然,“剑走青,神似飞凤”,习剑要求高度的手、眼、身法、步的协调性与敏捷轻灵非一日之功可以达到,其表现出的典雅清俊也非可“比葫芦画瓢”者。没有三年的拳脚基础,师父不可能教你使剑。   文人有习武的时间和毅力吗?有几人能如祖逖一样闻鸡起舞?似李白整天沈迷于酒中,也练剑?只怕练的是醉剑吧! 五、当世之剑。   当世之剑以套路演练为主,现代人多以刀法入剑法,并加入很多体操中的腾空、跳跃及转身动作。虽不合于剑理,却合于美学,更悦人之目,增加了剑术演练的可观赏性。山东名家于承惠先生创双手剑,大开大合,走则猛一格,煞是好看,在《少林寺》及《卧虎藏龙》中均有所见。   民间所传,相对于运动员的飘逸更为朴素,也更近于剑之本意。几年前,有幸一睹陈正雷大师演剑,静若山岳,动似姣龙,迈步如风,落步似钉,颇有古风,令人仰慕。   民间习击剑者仍存,约20年前在一亲戚家曾有一见,印象中只有几个动作,练习十分单调,但他们主攻非剑。至于隶属于现代体育有击剑,规则之强,剑器的变化,均失剑之本意,恕我从未将其列之于剑。  注:文中引用之言,因记忆模糊,不一定是原文,唯大意如此。
 楼主| 发表于 2005-4-4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莫邪为铸剑名师干将之妻,干将铸剑时,铁汁不下,莫邪剪掉指甲、割断头发后投身炉中,得二剑,雄曰干将雌曰莫邪。   龙泉剑还有一传说,浙江龙泉县南有泉水,古人就此水淬剑之时,剑化龙而去,故泉曰“龙泉”,剑以泉名,也曰“龙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23 20:16 , Processed in 0.0336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