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35|回复: 30

从提琴制作到吉他制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25 1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确切的说我是一位提琴制作爱好者,后来无意中发现吉他制作也业很有意思,所以比较这两种乐器的制作会很有乐趣。 一般人认为提琴制作是比吉他制作难的,我的朋友就有因为感觉吉他制作实在简单而改成提琴制作的,当然我不这么认为。 1。制作材料:提琴制作在中国是很发达的,所以我们可以很轻松的买到提琴制作的木材,而吉他制作的木材在我们国内还不普及,所以不容易买到。提琴制作的木材就三种,MAPLE,云杉,乌木,就三样,不同的只是档次不同而已,但最好的适合提琴的木材就这三样,几百年都是这样。而吉他制作需要的木材就种类繁多了,有玫瑰木,光松木就有很多种,桃花心木,等等,太复杂了。顺便说一句,一套提琴制作木材中等的几百块钱就可以买到,同样档次的吉他材料肯定要贵很多。 2。测板的弯曲:提琴的侧板一共6块,1。3MM厚度左右,所以比较难弯曲,虽然也是用弯铁,但是要比吉他侧板的弯曲难很多,而且容易折断,好像吉他侧板就两块吧面而且比较宽,所以比提琴要容易些。 (待续)
发表于 2004-7-25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歡迎提琴製作的愛好者參予討論~ 我所知道有很多吉他的製作家 原來也都製作提琴類樂器 但也有因為對其獨特的人性化音色著迷 而改學製作吉他的 另外還有一些製作家同時製作提琴與吉他 我認為提琴在發聲的原理上 也就是使用弓弦來參予 大大的克服了音量的問題 但是吉他就不是依靠輔助來發生的樂器 像管弦樂類在現代的樂器上也是幾乎所有都使用了輔助器的參予來幫助 古典吉他在這點上並沒有優勢 但也正表達了他這方面的困難 這也說明了: 吉他的製作更大的是針對其音色特點以及音量在缺乏輔助的情況下的設計困難 古典吉他僅依靠手指來發聲正是他在製作上真正困難的原因 他是個非常原始的樂器 幾乎是目前所知的樂器當中最原始的 使用人體的部份直接去碰觸樂器發聲 而提琴就無法只用手指來演奏大部分的提琴樂曲 就是這個主要原因 直接影響了製作方式的差異 並且吉他的用材在面板或是被側板上比其他樂器細薄 並非表達他的制作難易問題 這麼薄的原因完全是為了音色 我想這幾點是之間的差異理解點! 希望Antonio兄常來討論! 也歡迎與Ywei兄以及其他的吉他製作者共同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04-7-25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gis兄,吉他和提琴都制作的我也见过不少,但是恕我直言,看了很多,做吉他的做出的提琴很别扭,可能是味道吧,挺奇怪的。呵呵 关于侧板,因为小提琴的侧板是很薄的,所以我的意思是它的热弯要比吉他的热弯难,因为一是薄,再有侧板的木料用的也是MAPLE所以很脆,一不小心就会折断,而吉他的侧板比较宽比较厚,弯起来会安全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04-7-25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吉他发音是靠手指方面我很同意R兄的观点,我会比较完各方面后继续深入探讨:)
发表于 2004-7-26 0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制琴界一般认为面板越薄,越容易响应琴弦的振动,声音也越大,敏感度越高。 所以很多做琴师都倾向于将面板减薄。吉他的面板比小提琴的薄很多,但同时,寿命也比小提琴短很多。不知antonio兄对此有何看法?
 楼主| 发表于 2004-7-26 0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keynes兄,你说的这个问题真的是个很好的问题,这一点的确也有人在提琴制作上使用,但是在提琴上故意把面板削的很薄,对提琴危害是致命的。曾经有一位提琴演奏家就指出,我国有个别制作师把琴板削的很薄超过了限度,虽然作为新琴看声音不错,声音也大。但是,拉个两三年这琴就废了,就不能拉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提琴木板总是会有干缩的,现在那些依然在演奏的几百年前的名琴的面板依然比较厚,也就是说当年的新琴会比现在地还厚,经过了几百年的氧化收缩后,这样的名琴的音色,音量,穿透力都是无与伦比的。 我觉得对于吉他来说就像上面R兄所说它是靠手指拨动来发音的,和小提琴的发声方法不太一样,但是我依然认为,如果盲目的削薄琴板为达到好声音,同样也对他是不利的。可能是一样的吧,不去追求目前的声音效果,要放眼于未来,稳定后的音色,而使它的寿命更长久。
发表于 2004-7-26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做吉他的做出的提琴很别扭 2.小提琴的侧板是很薄的而吉他的侧板比较宽比较厚 3.MAPLE很脆 關於第一點 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一個真正同時了解吉他與提琴的製作加會考慮到不同的樂器目的 因此他會為不同的樂器以不同的方式去製作 如果提琴再根本上與吉他是同一回事 那麼使用相同音樂觀念 方法 或材料 我個人不會有什麼意見 但是正因為提琴與吉他在根本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在一個不相等的或是差異的基礎上互相比較並沒有構成客觀的條件 然而互相學習彼此的優點可以互相族與增長 我不了解Antonio兄所言見到的吉他製作者所製作的提琴很怪 所以我不確定是怎樣的琴況 大概就是因為他是以吉他為主吧! 所以他可能忽略了提琴應該具有的特點 或是一昧的把製作吉他的概念強加在提琴上 同樣地 一個提琴製作者也不能以提琴的製作觀念強附在吉他的製作上 這兩個同樣的是繆誤 第2與3.面板或側板 楓木 實際的數據我並不知道 可能要請教Ywei兄等人的經驗與數據去比較了 然而我個人認為不同的材質是能夠影響其可朔性的 至於直接說那個比較薄的話 我認為還是必須要考慮用材的特性 某些材料就是比較硬 正如您所提出的 楓木正因其比較硬 所以也容易在製作過程中裂開或被破壞 我所知道的吉他方面 大部分使用玫瑰木 過去也有使用過楓木來製作的 目前好像也有人做試驗琴 我的總結正是: 厚薄的問題除了不同材質的影響之外 吉他的通常考慮到的比較多的是音色的部份 跟難易問題比較少關聯 至多就是把製作比較困難的選材 附加以額外的一點收費 有些古典吉他製作師目前正是這麼做的 如果音樂家對音色有要求 製作家就要想辦法克服 這是以音樂要求來領導製作的概念 反過來說~ 不是以製作家的製作難易問題為主 而去犧牲可能帶來的音色發展或革命 這種製作家只是工匠 當然 很多製作家都曾經有過音樂的背景 因此他們也會思考音樂所需的音色必要性 但是演奏家通常還是主要的扮演著提供製作家: 一個心裡所嚮往的音色去邁進 能做不作得到是另外一回事 畢竟制琴確實具有實驗性質 製作家與演奏家音樂家是互相配合的 真正難的關鍵不在製作的難易所選擇怎樣的材料的問題 而是為了音樂的要求而選擇的材料的製作配合的難易問題 我認為做出一把具有音樂性的樂器而採取怎樣的方法 比起遷就難易的製作方式的研究更為重要 個人淺見~ 歡迎批評指教討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26 12:21:22编辑过]
发表于 2004-7-26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我推薦Antonio兄開一個提琴製作與吉他製作的對話專帖~ 專門化與島上的制琴者們討論這個專題! 對彼此應該都有很大的幫助~ 相信會很轟動!
发表于 2004-7-26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我是古典吉他制作的爱好者,我觉得研究一下其他乐器的制作会对吉他的制作有帮助,因为许多东西是相通甚至相同的,加上我也喜欢小提琴等弦乐器,所以我对小提琴的制作也特别的在意。结合我对吉他制作的经验,我个人认为如果从高要求来看,要作成一件极高水平的,有个性、韵味的乐器都是很难的,这个不好用简单的词语说是吉他更难还是提琴更难,可以说各有千秋吧。虽然现在对一些传世的大师杰作有点过于夸张,但的确很少有制作家达到那样的高水平。也许是由于现代人有的思维跟古人不一样吧。 对于做琴的材料,我觉得不同的材料会导致音色有所不同,吉他的背侧板用材之所以那么丰富跟西班牙帝国的扩张是密不可分的,否则也许就不会用巴西玫瑰木等美洲木材了吧?对于背侧板对音色的贡献有的大师甚至认为其贡献是不大的。对此大家可以多探讨啊。 纯粹的制作上的操作我认为无论从事的是什么乐器,这一点是首先要过关的,比如吉他侧板的弯曲以前我认为是很难的,但是做熟练之后觉得挺简单的,我想提琴也是如此吧!在操作过关之后呢就是要提高自己的精度、学会如何去调整,我觉得这一点倒是很难的! 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04-7-26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R兄完全曲解了我的意思。我先说一下SUNNEY的关于侧板的难易上,其实即使很熟练,但是每次弯侧板的时候仍然是一种困难,我指的困难并不是和熟练与否有关系的,我还是那个观点,提琴侧板的弧度也是比吉他的侧板要陡的,更增加了一份困难。 还有,几百年的制作师们已经尝试使用了所有的材料才确定下云杉,MAPLE还有乌木是最佳的材料,所以到今天没有制作师会再去尝试用其他的木料,比如用杨木做小提琴的背板或者梨木,这是徒劳的,因为先人们已经完全的尝试过了,都不如用MAPLE做背板和云杉的搭配音色更好,这并不是一个需要开创新方法或者去寻找更容易的制作方法的问题而是一个常识。就比如提琴的外形一样,基本上在400年前就由安德烈亚。阿马蒂确定了,以后的制作师有很多都想去改变这个外形,但发现最后的结果都是是错误的。 关于难易,我现在还是从一个最基本的制作过程去比较,假如去比较要考虑音色而存在地制作难易的话,那如何改善和完美提琴的音色也是古今制作师同样很难突破的一个重要点,我想这一点可以说两种乐器是同样困难的。 业余的吉他制作师里面大家都比较推崇的美国的KATHY 铃木?(忘记了),她就给我说过,她觉得做吉他要比提琴容易,她已经做过20把吉他了,提琴只做过一个。 我还是那个观点,不要曲解,我是要简单的比较一下在制作的过程中两种乐器的难易,如果更深入的去剖析为了使音色更好的制作方法的话,那都很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9-25 23:20 , Processed in 0.0439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