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自晓三尉

怎样才算听懂一首曲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18 0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小弟提供一個思想:音樂本身沒有感情,我們應當減少以感性來理解音樂。 這個論點其來有自,奧地利評論家Eduard Hanslick所著的Von Musikalisch-Schonen(論音樂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中明確論述。以下擷錄一些內文: P020 我完全同意,美的根本價值是建立在與情感的密切關係上。然而,我更堅信,從所有一般情感訴求中,我們無法論證出任何音樂法則來。 我的信念建立在一個主要的命題上,即是對情感的影響力抱持否定的態度,最首要的就是反對那廣泛流行的主張─音樂是情感的表現。令我難以理解的是,為何這樣的命題會被扭曲成「音樂絕對不牽涉情感因素」的結論。玫瑰散發芳香,它的內容並不是芳香的表現;森林瀰漫著陰涼,但它並不表現陰涼。 P027 聽者以純粹的直觀來欣賞被奏出的音樂,不該牽涉任何官能的興趣。讓音樂引發情感動盪的傾向,便是這類官能的興趣。對於美的觀察若用以專制的偏見,則將導致邏輯性的推理而非審美性的研究;若說情感對美有重大影響,那是大有問題。 音樂家們倒是較少犯這樣的錯,即認為一切藝術皆歸於情感控制;他們視情感為音樂中的一個特色。根據他們的說法,音樂之所以與其他藝術不同,就在於擁有喚起聽眾任何情感的力量和傾向。 但喚起欣賞者的情感,並不是任何藝術的目的,當然亦非音樂的特質。審美原則絕不能以情感為基礎。 在此僅擷取兩小段供各位參考,其實在書中;關於音樂的本質與欣賞的要素寫得非常詳細。小弟認為:作曲者作曲當時會產生概念;演奏家可以在演奏時賦予想像;聽者還可拿自己情感經驗套用在所聽到的音樂上,但這一切,都不是音樂本身的要素,大家都知道:音樂是由音高關係、節奏、節拍、和聲、調式、速度、音強、音區、音色、演奏法、織體等組成,甚至,音樂只是種物理反應而已,如Eduard Hanslick所說:「音樂的內容就是樂音的運動形式。」\r 當然這一切不是叫我們聽音樂都要不理情緒上的產生,而是真正要理解一首曲子,不該以曲名去做想像,甚至在曲名以外做更多的幻想。 暫寫於此,草草下筆,若有疏漏,還請見諒。
发表于 2005-2-18 0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发表于 2005-2-18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了,很是想不通啊。
发表于 2005-2-18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在練習曲子時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把曲子彈正確。先挑選一本較具權威性的譜(最好能看原譜),把譜中所有作曲家的標記看清楚、彈正確。第二階段,詮釋。我要做的詮釋是曲式學中音高關係、節奏、節拍、和聲、調式、速度、音強、音區、音色、演奏法、織體等的處理,做全盤考量。其實做到這邊,已經可以耗去相當多的時間了,甚至一輩子都無法做到最好。而我認為這些做得好,就達到所謂音樂性的表現了。第三階段,個人風格。不過我目前想都不敢想,要成就一種自我風格不是那麼容易,這是大師的階段。 為什麼要說這些呢?若是演奏家在舞台上展現一種個人風格,我們似乎可以不帶任何解析的心態去聆聽,好好的享受當下心靈所獲得的,畢竟這些都是很自我的感受。要是我們過於要用些形容詞去解釋,甚至自己不斷幻想這些感受,那都不見得是演奏家在這曲子上所做的理解。 我也不反對大家到演奏會現場去做演奏家技術上的剖析,先不談音樂帶給我們情緒上的影響,若要欣賞曲子本身;也就是作曲家的意圖,在家聆聽唱片或許亦是不錯選擇。加拿大鋼琴家Glenn Gould曾說:「音樂本該是一對一的交互作用,並讓雙方進入一種冥想境界,這種關係,只有獨自聆聽唱片時最接近,而這種互動形態也最接近哲學思考。」他當然也偏激地說:「現場演奏是在討好心不在焉的聽眾。而巡迴演出,簡直像在坐音樂監。」所以他在演奏事業巔峰的三十歲就不再現場演出了,但也因此留下大量珍貴的錄音資產。 這邊要說的是,其實我們認識一位作曲家或演奏家,幾乎都是從唱片中勾勒其形象,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分析一位演奏家的好壞,在唱片一直重覆播放中,我們聽到了所有細節。若是我們再把同樣欣賞的標準拿到現場演奏是不適用的。 小弟只是說說個人聽演奏會的意圖,也或許不用帶任何意圖去聽,但希望這些剖析對您有些方向的釐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8 21:14:07编辑过]
发表于 2005-2-18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和感性,是音乐欣赏或创作演奏所不可或缺的二个方面. 有时理性成分要多一点,有时感性的成分要多一点. 这跟和声也有功能和色彩二个方面有点相近. 理性成分多了,音乐的色彩就有可能比较轻淡. 感性成分多了,音乐的色彩就比较浓郁. 如果一味地否定感性的东西. 等于是否定了民族音乐的一大半. 而通常的说法是没有民族性的音乐就不是好的音乐. 所以,判断音乐的好坏要同时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来分析辩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8 23:41:17编辑过]
发表于 2005-2-18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NEUNEU在2005-2-18 21:10:15的发言: 小弟在練習曲子時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把曲子彈正確。先挑選一本較具權威性的譜(最好能看原譜),把譜中所有作曲家的標記看清楚、彈正確。第二階段,詮釋。我要做的詮釋是曲式學中音高關係、節奏、節拍、和聲、調式、速度、音強、音區、音色、演奏法、織體等的處理,做全盤考量。其實做到這邊,已經可以耗去相當多的時間了,甚至一輩子都無法做到最好。而我認為這些做得好,就達到所謂音樂性的表現了。第三階段,個人風格。不過我目前想都不敢想,要成就一種自我風格不是那麼容易,這是大師的階段。 為什麼要說這些呢?若是演奏家在舞台上展現一種個人風格,我們似乎可以不帶任何解析的心態去聆聽,好好的享受當下心靈所獲得的,畢竟這些都是很自我的感受。要是我們過於要用些形容詞去解釋,甚至自己不斷幻想這些感受,那都不見得是演奏家在這曲子上所做的理解。 我也不反對大家到演奏會現場去做演奏家技術上的剖析,先不談音樂帶給我們情緒上的影響,若要欣賞曲子本身;也就是作曲家的意圖,在家聆聽唱片或許亦是不錯選擇。加拿大鋼琴家Glenn Gould曾說:「音樂本該是一對一的交互作用,並讓雙方進入一種冥想境界,這種關係,只有獨自聆聽唱片時最接近,而這種互動形態也最接近哲學思考。」他當然也偏激地說:「現場演奏是在討好心不在焉的聽眾。而巡迴演出,簡直像在坐音樂監。」所以他在演奏事業巔峰的三十歲就不再現場演出了,但也因此留下大量珍貴的錄音資產。 這邊要說的是,其實我們認識一位作曲家或演奏家,幾乎都是從唱片中勾勒其形象,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分析一位演奏家的好壞,在唱片一直重覆播放中,我們聽到了所有細節。若是我們再把同樣欣賞的標準拿到現場演奏是不適用的。 小弟只是說說個人聽演奏會的意圖,也或許不用帶任何意圖去聽,但希望這些剖析對您有些方向的釐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8 21:14:07编辑过]
楼上的这位兄弟太倾向音乐的理性分析了.简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论证缺乏普遍联系和感性基础. 听音乐当然是现场听的好.也好领略总体表现艺术.
发表于 2005-2-19 0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若是太偏重于理性化,很容易导致形成嗜好在鸡蛋里挑骨头的习惯,(对美女的认识,感觉她的皮肤很光滑.而在显微镜下却不堪入目)...也许这在对技术上精益求精的要求是对的.然而对待音乐,恐怕太理性了会抹杀了音乐的灵魂.音乐是有灵魂的.感知它主要凭的是感觉,感性认识起了很大的作用. 是重肉体还是重灵魂?
发表于 2005-2-19 0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當然我不是機器,也不可能完全理性來處理曲子,這種痛苦會讓練習過程變得很漫長。只是我在說明的是音樂的本質;不是在論述我們的情感,因為情感是種形而上的東西,您跟我都會有不同的體會。 回應虞思雷1969先生您所說的「雞蛋裡挑骨頭」,我不認為追求一種正確的音樂表現是「雞蛋裡挑骨頭」,問題在程度的差異性而已,當然首先我們得對「正確」的定義,隨著歷史變遷,有可能改變。 另外您說:「音樂是有靈魂的...。」這點我就持保留的態度,就像人們爭論「是否有上帝存在?」一樣。 我本身最早是學繪畫雕刻的,可以知道所有造型與色彩都是光線付予的,更正確的說;因為有光,所以我們看得到色彩與形體。但問題來了:「樹葉是綠色,對不對?」若光線不斷變化,我們怎麼可能看到很固定的色彩與形體呢?這其中微妙的改變與不確定性,成為藝術表現有趣的地方。音樂也是一樣,我追求的第一、第二階段,只是音樂理論基礎的建立,還不包括技巧的部分;還不包括情感的投入部分,還不包括那微妙改變的創作部分,當這些因素在一起的時候,音樂會深深的感動我,並讓我興趣雋永。 在前面所提的兩篇文章中,我並沒有否定感情的對藝術欣賞的重要性,只是很單純討論音樂的本質。若要說它有靈魂,或許您願意用這個角度來學習音樂,但對我個人來說;同時也希望部分的吉他學習者;在進入想像與感情付加的階段前,用較嚴謹的態度來學習音樂。我在歐洲學吉他的這段時間以來,總在教授或大師班上聽到他們對我們華人的音樂基礎教育有很多的抱怨,說我們願意花時間在練琴過程研究每個音的感覺,也不願多點時間做視唱聽寫的訓練。 然而要特別強調的是:您若不是音樂學習者而又要欣賞一場演出,我當然贊成您就完全放鬆、完全用感覺來體會吧! 一點拙見,若有不正確處,還請指教。
发表于 2005-2-19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NEUNEU在2005-2-19 3:41:23的发言: 當然我不是機器,也不可能完全理性來處理曲子,這種痛苦會讓練習過程變得很漫長。只是我在說明的是音樂的本質;不是在論述我們的情感,因為情感是種形而上的東西,您跟我都會有不同的體會。 回應虞思雷1969先生您所說的「雞蛋裡挑骨頭」,我不認為追求一種正確的音樂表現是「雞蛋裡挑骨頭」,問題在程度的差異性而已,當然首先我們得對「正確」的定義,隨著歷史變遷,有可能改變。 另外您說:「音樂是有靈魂的...。」這點我就持保留的態度,就像人們爭論「是否有上帝存在?」一樣。 我本身最早是學繪畫雕刻的,可以知道所有造型與色彩都是光線付予的,更正確的說;因為有光,所以我們看得到色彩與形體。但問題來了:「樹葉是綠色,對不對?」若光線不斷變化,我們怎麼可能看到很固定的色彩與形體呢?這其中微妙的改變與不確定性,成為藝術表現有趣的地方。音樂也是一樣,我追求的第一、第二階段,只是音樂理論基礎的建立,還不包括技巧的部分;還不包括情感的投入部分,還不包括那微妙改變的創作部分,當這些因素在一起的時候,音樂會深深的感動我,並讓我興趣雋永。 在前面所提的兩篇文章中,我並沒有否定感情的對藝術欣賞的重要性,只是很單純討論音樂的本質。若要說它有靈魂,或許您願意用這個角度來學習音樂,但對我個人來說;同時也希望部分的吉他學習者;在進入想像與感情付加的階段前,用較嚴謹的態度來學習音樂。我在歐洲學吉他的這段時間以來,總在教授或大師班上聽到他們對我們華人的音樂基礎教育有很多的抱怨,說我們願意花時間在練琴過程研究每個音的感覺,也不願多點時間做視唱聽寫的訓練。 然而要特別強調的是:您若不是音樂學習者而又要欣賞一場演出,我當然贊成您就完全放鬆、完全用感覺來體會吧! 一點拙見,若有不正確處,還請指教。
首先想说的是您的说法对于国内了解和学习西方古文明的很多人来讲都很有意义,然而二点论无论是对于音乐学习者和普通民众都是适用的.我觉得接触音乐感觉或者说乐感是摆在第一位的,然而感觉和乐感也是要通过理性的学习而逐步提高"感觉"的层次的,对于音乐中的理性和感性二者不可或缺.就如中国有个老词叫"感悟".感然后悟.感是基础,悟(理性)是"建筑".没有"感"的基础,"悟"就成了沙滩上的建筑或成海市蜃楼了. 然而感和悟之间又是辩证的,相互转换.对古典或传统音乐有了一定的认知,原来是"悟"的内容就成了现在"感"的内容.对尚未接触过的内容,对不同理念的音乐的悟一开始就是"感".比如说非洲鼓的"律动",打破了传统音乐的强弱次强弱的规矩.虽说用新理念解释起来那是非常简单.而"保守派"却开始去"感"了. 麦克杰克逊就经常到非洲采风.以致他的音乐舞蹈给"文明社会"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 中国还有个老词叫技艺,"技"是理性的,"艺"是感性的."艺术"也有相关的说法,"艺"是感性的,"术"是理性的, "艺术"和"技艺"其二者的内涵外延大概是差不多吧,然而各有倾向性."技艺"是先"技"而后"艺".而"艺术"是先"艺"而后"术".无论怎么讲,都是二点论. 勿左勿右,中庸之道. 偏左偏右,个人喜好. 时左时右,因势利导.
发表于 2005-2-19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肯定不只是感情冲动:记得米兰。昆德拉在一本书中写到他有一天很想发泄内心中的情感,便走到钢琴旁敲起琴键,他只是随便找了两个音,但不停地变换力度与快慢,以配合他内心的情感,这随随便便的两个音组成的音响已足以使他进入陶醉状态。。。但很明显,这不是音乐。。。 音乐和其他艺术一样,必须具有宏观微观的精妙结构: 比如说,小到音符于音符之间的音高比例关系,音高随时间的排列,大到段落的安排,曲式结构,乐章的安排。。。 这些都是音乐美学的范畴。。。 这就好比雕塑要讲究比例,绘画要讲究构图,小说戏剧要讲究情节安排,叙述方式等等。。。这些都是艺术中需要理性和智慧的一面。这些比例关系和安排若处理得好,本身就能给欣赏者带来美感。。。我不懂绘画,但当我在看到某些作品时,尽管我不知道它究竟要表现什么,但它的构图,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会给我带来非常强烈的感觉,令我忍不住驻足观望良久。。。 我也不赞同用曲名去想象音乐要表现的内容,或是非要把音乐与某个具体的故事情节相对应起来欣赏。。。音乐有它自己的逻辑,并非非要跟讲故事的逻辑相匹配。。。 但是,若音乐仅仅停留在结构的层面,而没有内容和情感,则不能被称为艺术。。。音符的精妙排列是能给听众带来听觉上的美感,但这样还远远不够。。。 我在学习物理时,也能从那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上体会到美感,这个方程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对称性。。。这就是所谓“科学中的美”,但没有人把这种美和艺术相联系。因为美感和艺术不是一回事,艺术必须体现人的情感,或者说,艺术必须是“人性”的。。。 总结一下: 音乐, 甚至说是任何艺术,必须是理智与情感的完美结合,两者缺一不可。 缺乏结构美的音乐缺乏智慧,容易导致煽情。。。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总是在大的结构安排上处理的不尽如人意,所以,虽然他的很多音乐片段都感人至深,还是遭到很多德奥音乐评论家的无情贬低,其中就包括NEUNEU兄所提到的奥地利评论家汉斯里克; 但有些现代作曲家在我看来像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过于理性了,过于注重去研究和探寻音符之间的新关系了, 渐渐地演变为“音乐与音响实验工程师”了,而不能再被称之为“音乐艺术家”了, ,因为他们创作的音乐虽具备革新性,但渐渐丧失“人性”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14 23:39 , Processed in 0.04685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