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30|回复: 30

起訴書:《誰殺了古典音樂》--書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2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44222295930552.jpg ----台灣版 有趣的一本書,剛從網站購買,還沒到手呢。 誰殺了古典音樂》 諾曼·勒布塞列希(Norman Lebrecht)著 查修杰、施璧玉、陳效真 譯 台灣新聞出版社 誰殺了古典音樂》原書英國版標題是《音樂末日(When the Music Stops)》,比較貼近作者“音樂界腐敗,造成音樂衰亡”的本意。美國版書名改為《誰殺了古典音樂》。 作者的中心論調,認各為音樂經紀人缺德、唱片並唯利是圖,音樂家名利熏心,聯手把古典音樂搞成金錢遊戲。不但扭曲過去純樸真誠的欣賞環境、破壞音樂自給自足的健康生態,也因音樂品質淪喪而流失人口。為了証明其觀點,勒布塞希特不厭其煩地舉事實為証。第一章《性、謊言、激光視盤》描述古典音樂蕭條慘況,第二章則加深哀鴻遍野的印象。第三到第六章是一部從歐洲到美國的音樂舞台風云史。第七到第十三章則分述各領域的音樂工作者的劣行惡跡。值得注意的,第十四章長篇?述日本新力集團介入音樂事業的經過,這是古典音樂史中唯一的強大外力。 200442222123130671.jpg ------大陸版 內容簡介 《誰殺了古典音樂》,這本令古典音樂家冒冷汗做惡夢的書出自英國著名音樂評論家諾曼·萊佈雷希特之手。萊佈雷希特是當今樂評界的奇才,英國《每日電訊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專欄作家,文筆雋永生動,用字葷腥不忌、資料旁徵博引、以尖酸刻薄調味的幽默種種,他宣稱,古典音樂被謀殺了!而《誰殺了古典音樂》就是一本起訴書,控訴……少數音樂明星的報酬日益高漲,為何同時有愈來愈多的樂團經營不下去?神童、美女、通俗化是古典音樂的救星還是掘墓人?經濟人、唱片公司與樂團經理們又是如何來操縱古典音樂市場的?馬勒、R·施特勞斯、卡拉揚、比徹姆等古典巨星如何來經營自己的音樂事業?福爾特文格勒又是如何打敗華爾特而成為柏林愛樂的當家人的?《誰殺了古典音樂》綜觀二三百年古典音樂的來龍去脈,深入了解古典音樂世界每個隱秘角落,通過豐富的資料,巨細靡遺地觀察分析,最後得出驚世駭俗的結論:古典音樂死了!而他所揭露的兇手,正是這些創造榮景假象的企業、古典明星、唱片公司和經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書評  古典音樂被殺死了嗎? □劉大可   記得上世紀的80年代,日本著名的音樂學家莊野進就曾預言,正式的古典音樂在進入21世紀以後將逐步地消亡,傳統的音樂寫作與演奏的形式也將退隱。他提出的觀點是不容樂觀的,但又使人感到有些無可奈何。初聽到這樣的預測時,許多人一笑了之,並不以為然。可時至今日,《誰殺了古典音樂》將當年的話題重又被提出,而且論點更加雄辯,所依據的事實也更加充分。   古典音樂到底面臨著什麼危機呢?書中言到:當演奏明星登臺之日起,黑幕也就隨之升起,帕格尼尼、李斯特等人的輝煌技術後面,經紀人、專業經理、秘書、理財家和音樂騙子一起上陣,音樂的主題奏響,而鬧劇也隨之開演。   進入20世紀,音樂經紀人越來越顯山露水,哪一位音樂天才的後面沒有他們的手腳,不管你是卡薩爾斯、克萊斯勒,還是斯托科夫斯基、托斯卡尼尼,離開了那些幕後人他們誰也轉不了。當賈迪森控制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音樂家時,悲劇性的第二樂章已經奏響。他儼然成了拳擊界的唐金,其所作所為已無異於黑手黨的龍頭老大。   哥倫比亞是個蛇窩,音樂經紀人之間互相拉客,卡拉揚排除異己還賺得最多,愛樂樂團的垮臺,女高音在排練會上耍大牌,直到卡拉絲被開除、鄭明勳被攆走,這構成了本書的第三樂章——諧謔曲。   音樂會搞不下去就去搞廟會,活人不吃香了就抬死人出來,小夜曲唱不好就放牧歌,藝術家太嚴肅就用美女三點式來誘惑你,當三個老男人在世界盃嘶啞放歌時,古典音樂已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   不求有才,只要有錢,誰都能圓自己的指揮夢,卡拉揚手持礦泉水的最後晚餐,傑克遜跳霹靂舞震倒SONY的大樓,古典音樂成了邊際產品,在櫥窗裏和可口可樂及百威啤酒躺在一起,茫茫四海何處是岸,只有海培利恩和馬爾波羅在奏著哀傷的輓歌。看罷翻江倒海的十五章,想來這時你耳邊的音樂,決不是貝多芬第五交響曲C大調雄偉的終曲樂章,而是老柴“悲愴”的結尾:緩慢低沉的死亡。   儘管作者萊佈雷希特把古典音樂的衰落歸咎為經紀人的道德淪喪、唱片業的唯利是圖、音樂家的利欲熏心等等,但這還不是內容的全部,其實資本主義的虛偽以及社會背面的陰暗頑疾才是其根源所在。另外,現代社會中的科技的超速發展、事物變化的多樣性、物態保持時效短的特徵都是和古典音樂的嚴謹、深邃、陶醉和沉思冥想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說是背道而馳的。尼采曾經說過:“對於藝術的存在,對於任何美學行為或美學感覺的存在,一種特定的心理上的先決條件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陶醉。”但現代文化的速食性註定是培養不出一個偉大的莫扎特的,而古斯塔夫·哈魏曼、阿爾弗雷德·科托和卡拉揚距離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也是有很大距離的。   本書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的勇敢和無畏,不回避矛盾,敢於去迎接挑戰。儘管萊佈雷希特沒有能夠為讀者去預測未來,但他已經揭開了潘多拉的盒子。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愛樂者的群體也是如此,當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聽眾中那些白髮蒼蒼的老人離去後,誰來接替他們的座位呢?(《文匯報》)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42222202074192.jpg 「誰殺了古典音樂」書序 文/楊忠衡 九○年代,台灣古典樂壇終於走出士紳、校園的小圈圈,在社會風行了一陣子。政府、企業、媒體、唱片業合力造勢下,屢屢出現數萬人在廣場爭睹古典巨星丰采的場景,台北街頭也常見馬友友、阿格麗希等巨星身影和豪華名車廣告一同出現。正當台灣興緻勃勃地學習國際音樂時尚時,卻傳來古典音樂被謀殺的消息。\r ■推手變殺手 這則驚世駭俗的宣告出自「誰謀殺了古典音樂」一書,作者是英國知名樂評人諾曼.勒布萊希特(Norman Lebrecht)。而他所舉發的凶手,正是這些創造榮景假象的企業、古典明星、唱片界和經紀人。 音樂推手怎麼會變成殺手?作者綜觀二、三百年古典音樂來龍去脈,深入瞭解古典音樂世界每個隱密角落。他掌握豐富的資料,鉅細靡遺地觀察分析,最後將前因後果交待得一清二楚。看過本書,您將驚嘆世上不會有第二人具有他這種超能力。 ■樂評界的奇葩 勒布萊希特是當今樂評界的奇葩,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m)和「星期時報」(Sunday Times)專欄作家,具有超強的活動力、記憶力、英國人特有的機靈與幾近刻薄的幽默。他對台前幕後無所不知,追蹤消息頗有小報傳媒「狗仔隊」的奮戰精神。文筆雋永生動,化陳腐為神奇。時如李敖文風,用字葷素不拘,不避旁門左道,資料旁徵博引,得理處不饒人。他的其他著作如「大師的迷思」(The Maestro Myth)、「柯芬園秘辛」(Covent Garden The Untold Story)…都是幕後揭密的另類音樂書籍。 本書堪稱作者竭多年閱歷而成的心血之作,全書超過三十五萬字。內容涵蓋人物、表演、經紀、唱片、版權、企業、政府,每個章節都份量驚人,等於一口氣買了幾本大書…姑不論作者個人臧否,光大量歷史紀錄,就有難以估量的參考價值。筆者曾任報社記者和雜誌編輯,深知資訊取得的難度,看他這種密探般無孔不入的靈通耳目,仍不禁脫帽致敬。 ■誰殺了古典音樂? 那麼究竟誰殺了古典音樂呢?原書英國版標題是「音樂末日」(When the Music Stops),比較貼近作者「音樂界腐敗,造成音樂衰亡」的本意。美國版書名改為「誰殺了古典音樂」,未免有灑狗血之嫌(這種市場導向手法,不也是作者撻伐的嗎?),造成外力壓迫的誤導印象。 作者的中心論調,認為音樂經紀人缺德、唱片業唯利是圖,音樂家名利薰心,聯手把古典音樂搞成金錢遊戲。不但扭曲過去純樸真誠的欣賞環境、破壞音樂自給自足的健康生態,也因音樂品質淪喪而流失人口。為了証明其觀點,勒布萊希特不厭其詳地舉事實為証。第一章「性、謊言、影音光碟」描述古典音樂蕭條慘狀,第二章則加深哀鴻遍野的印象。第三到第六章是一部從歐洲到美國的音樂舞台風雲史。第七到第十三章則分門別類細表各領域音樂工作者的劣行惡跡。值得注意的,第十四章長篇敘述日本新力集團介入音樂事業的經過,這是古典音樂史中唯一的強大外力。 最後一章中,勒布萊希特如致祭般哀悼曾風光一時的音樂工作者,他說「過去的期待與興奮如今安在?…答案是消失在同質化、流行化的潮流中,為迎合大眾口味而淪為庸俗化的古典可樂。」文末他短短地寫出一些光明面,褒揚少數獨立唱片廠和音樂活動,並宣稱「在一切跡象均指向古典音樂毀滅時,只有追循萬寶路音樂節、米開利(芬蘭小鎮音樂節)、和海培瑞恩(Hyperion,英國獨立唱片)等有心人士一步步踏出的樸實腳印,我們才有機會見到世紀末音樂之路的盡頭,隱隱透出一線曙光。」 ■五重個性   除了題材特別,勒布萊希特撰寫體裁也獨樹一格,兼具以下個性: 一、「教父 」 很難想像一本古典音樂的書可以寫得這麼麻辣,一如電影「教父」。每個角色都勾心鬥角,無人不虛偽。在絕大多數愛樂者心目中,古典音樂如同故宮裡的翠玉白菜、羅浮宮裡微笑的蒙娜麗莎,是無瑕的存在,不該與任何權謀、醜聞扯上關係。但這本書則滿載最勁爆的樂壇黑幕,把熟悉的音樂名詞,與金錢、權力、政治和性醜聞貫串一氣。 在這部舉目驚悚的社會寫實電影中,角色絕非暗處的黑道大哥,而是舞台上的熠熠紅星。福特萬格勒、卡拉揚、海費茲、霍洛維茲、伯恩斯坦、小澤征爾、史坦、馬友友…全都粉墨登場、無一「倖免」。看這些大明星如何為分一杯羹彼此勾心鬥角;為圖晉身如何奴顏承歡,讓人慨嘆世上沒有挖不出醜聞的藝人。勒布萊希特斗膽直言,不怕法院傳票,相信其中必有足夠份量足以支持。 當然,也有些要角是過去樂迷不熟悉的經紀巨人,如Wilford, Judson…等。讀者將恍然大悟,叱吒風雲的諸多大師,不過是經紀人幕後操控的傀儡。一派瀟灑,不過是按幕後教父的劇本演戲。請看Wilford的狂言:「阿巴多是紐約愛樂的助理指揮;那時沒人知道他。我遇見慕提時,他只是佛羅倫斯的一個年輕人。小澤征爾曾是為想得到簽證到紐約來的小男孩。普烈文是個爵士鋼琴手,一生只指揮過一場音樂會,是我告訴他應該成為一個指揮家…」對古典樂界愈熟悉的讀者,愈能體會箇中真味。「教父」是一部演不完的電影,仇殺後復有仇殺。讀本書感覺相同,鬥爭波濤起伏卻不斷舊戲重演,且日趨慘烈。 二、水滸傳 勒布萊希特文章的架構鬆散中見條理,既連貫又即興,一如「水滸傳」。一幫匪徒,本都有忠肝義膽,之所以犯下不堪回首的惡行,全是情非得已、逼上梁山。也許故事支線太多,勒布萊希特也樂得信手捻來,滔滔不絕。宋江遇上吳用,魯智深撞到武松,全書由許多各自獨立、卻又盤根錯結的段落組成。其中有個人傳記、公司況革和稗官野史。樂界各山頭轟轟烈烈聚義,時而結盟、時而廝殺,最後卻懸在半空收場。 三、世說新語 名流也有短路脫線之時,勒布萊希特有捕捉爆笑歷史片斷的長才。靈活的曲筆,特別能讓笑話發揮嗆人特效。例如記錄杜魯門總統寫給華盛頓郵報樂評休姆(Paul Hume)的信:「這位全球最強國家的元首這樣寫著:『休姆先生,我剛剛看完你對瑪格麗特(杜魯門之女)演唱會的評論…我希望有一天會跟你見面,到時候只怕你需要一個新的鼻子,一大堆用來敷黑眼圈的生牛排,也許頭部以下還會用到支架!杜魯門筆。』」 又如他生動記載卡拉揚生前最後晚餐的情形,當時他與新力總裁小聚,卡拉揚豪爽的交待僕人「今天即使是中國皇帝也不能來掃我們的興。」辭退他的私人醫生,在酒酣耳熱之際,心臟病發辭世。 四、金瓶梅 雖然「金瓶梅」作者自稱用意是藉風月之事匡正世風,然而描寫起風月,也老實不客氣露骨到底。勒布萊希特也有這等狂氣,如此描寫某紐約知名指揮「有一天晚上,一個女孩走過正坐在躺椅上的『傑克』﹝假名﹞身邊。傑克把女孩叫過來,一言不發,就慢慢地伸手把她的內褲脫掉,向上撫摸她的大腿至胯部。…他就是擁有這樣的權力。…另一個晚上,這名指揮家命令寫信給我的年輕人脫光衣服,一起自慰。這個男孩當時才十七歲,還是個處男…二十年後他仍為此事感到痛苦…」 被曝光的人很多,包括一直很受尊敬的「唱片製作人之父」華爾特.李格。勒布萊希特這麼描寫:「五短身材,煙不離手,…李格在公司一點也不得人緣。辦公室裏,他永遠都在調戲祕書小姐,他的屬下有一次發現他『褲子拉鏈大開地站在祕書身旁』。」 五、戰爭與和平 藉著長篇故事、錯綜複雜的人物,托爾斯泰表面上寫一部歷史小說,骨子裡抒發他對歷史事件的省思以及其人道主義思想;這就是《戰爭與和平》。所有出現在勒布萊希特書中的人物,同樣也默默擔負一個任務,反映勒布萊希特重古薄今、泛道德主義的觀念。 勒布萊希特顯然輕鄙資本社會的虛偽,卻也不認同社會主義的缺乏自由。他希望藉批駁眼前的人與事,烘托心中純真的音樂樂土。遺憾的是,他太忙著表達自己的不以為然,卻無力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替代方案。尤其把古典音樂沒落原因上綱到人性沈淪時,就再也無法從實務面去尋求解決之道。個人認為這種歸結問題的態度,是欠負責任和建設意義的,到頭來只為自己贏來「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清高身段而已。 ■遠見與謬見 如同媒體文閥一般,這種文風易造成「資訊強權」的霸氣,結果常是掌握資訊的人說了算。作家一枝筆,就算不虛構造假,藉著刻意選題和用語,同樣可以塑造偏頗的言論效果(好比「得到長期補助」和「搞來一張長期飯票」文意相同,觀感卻差很多)。勒布萊希特的言論如此篤定,主見未堅的讀者很可能被灌輸一個群獸相食的叢林印象。在此我想提醒讀者,資料是一回事,思考理路是另一回事;勒布萊希特的書再有價值,其欠嚴謹的推論終有危險的一面。如果盡信其言,施救不當,古典音樂恐怕要加速一命嗚呼。在此提出筆者正反兩回的看法,供有心讀者參考。 ■精闢的表象分析 就同意的部份而言,筆者完全認同作者對事物表象因果的觀察與分析,例如某公司是由何人決策,其個性及偏好如何?因何而促成某事?造成何種效應?這些都得依具體實証來探討,也因此他的論斷比一般人來得鏗鏘有力。例如他指出「卡拉揚破壞音樂界原本的經濟生態平衡。藝術家的報酬不再得自他具有的票房實力,而是被勢力超強的指揮家所決定。…卡拉揚手下的女高音里琪雅蕾麗(Katia Ricciarelli),一個晚上可以賺到卡拉絲六個月才能賺到的酬金。…卡拉揚去世前,流風所及已使德國一個平庸之才,指揮音樂會都動輒索價一萬馬克,使管弦樂團幾乎為之窒息。」這樣的批判,圈外人哪裡舉得出來? 又如這段話:「在二十世紀尾聲的時刻,無可避免地音樂總監時代顯然已到盡頭。洲際間便利的旅行、大師的貪欲、全球一對一人際關係的衰退,都造成主要樂團的首席指揮一年待在樂團的時間少於四個月。…音樂總監鮮少待在他的職務上或坐鎮主持。他的領導只是偶爾出現,他間些的介入只讓人覺得斷斷續續,一點也不具啟發性。他因為讓自己顯赫的名字出現在公司的抬頭上,就可以收到大筆的薪水。然而許多職員卻不知道他到底是來幹嘛的。」像這樣的警語,可說如刀似劍地砍進人們的心裡,如能被相關人員參酌,可以避走一些冤枉路,這真是本書的一大功德。 ■值得商榷的四大疑點 不同意的部份,則有以下幾點。 一、私德和藝術沒有必然關係 某方面來看,勒布萊希特像是道德家化身,開宗明義第一章就認為音樂界是被「性、謊言、商業」所摧毀。其實這是個扭曲的見解,難道在作者推崇的貝多芬、華格納時期,就沒有這些世俗人性嗎?勒布萊希特批判的卑劣人性(大部份依作者自己標準),絕非近年音樂界的特產,而是數千年來與人類社會如影隨形的「通性」,拿這種通性來解釋二十世紀音樂衰亡是說不通的。細數歷來音樂人士,風流成性、自私自利、偏執自我、特立獨行…之輩大有人在,怎不見音樂敗亡? 又如作者把某支持俄國侵入車臣者當成罪大惡極,這已超出應有的本分;樂評家絕不能把自己膨脹成上帝。如果樂評家可以判定車臣問題的對錯,那麼他也該有本事解決北愛爾蘭獨立問題、兩韓問題、西藏問題、入侵伊拉克問題、美國與中共問題…。個人覺得由音樂家政治立場或其他私行,判斷他是天使還是妖魔,和帽子橫行的恐怖時期何異? 二、時代變遷,非因人性 二十世紀資本主義大獲全勝,這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實。資本社會有其結構和運行模式,以商業行為創造利潤,是基本的遊戲規則。音樂界是這個大社會的小枝節,自不可能自外於大系統。許多事件的產生是社會大環境的自然規律,例如企業為形象而贊助藝術活動,不是出自某些人的險惡居心。如果這也被視為罪惡,但麼全世界的人都已活在地獄。 作者忠實描述了在唱片市場和表演經紀人炒作之下,表演者的價碼如何被不合理的拉抬,造成生態扭曲。但別忘了若沒有唱片事業無遠弗屆的傳播力,古典音樂在二十世紀初早就該亡了,沒有樂團和明星可以活到現代。換句話說,音樂事業已盡力延長擴大了古典音樂的壽命,直到連他們也無能為力。作者單以修道院的誇大道德標準來衡量音樂界,自然會得到一個誇大的罪惡結論。如果他真的對這種社會結構不滿,他應該去搞社會改革,而不是苛責音樂界。 三、古典音樂是時代產物 從宗教觀點,教主誕生是永恆而唯一的事件,往後人們只能在紀元上逐年加一,不能期待每年冒出一位新救世主。如果貝多芬是音樂的唯一救主,那麼作者的憂慮是可以成立的,他警告說:「古典音樂陷於危機之中…目前它在中產階級生活裡所佔有的比重,是貝多芬逝世以來最小的…」然而音樂不過是歷史長河中不斷新生的東西,任何藝術都有其產生的時空背景,我不明白貝多芬在現代生活的濃度減低,算是什麼危機?如果任何有價值的文學、藝術,都必需自古到今保持一樣的濃度,那麼現代人該憂慮的事兒可太多了。 讀者不妨自問,我們(尤其是東方人)有沒有必要把生活中西方歌劇、交響曲的比重,維持在貝多芬去世當天的程度?這種為遺蹟而活的人生有何意義?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這本書羅列的諸多疑慮,豈不是多此一舉? 四、死亡的是古典音樂事業,不是古典音樂 最後,作者最根本的謬誤,是誤把「古典音樂事業」的滅亡,等同於「古典音樂」的滅亡。企業發展本是優勝劣敗的鬥爭,但文化則是永恆的,未必因事業榮景不再而滅絕。好比「中國詩詞」、「英國戲劇」、「希臘哲學」…早非營利品,但誰能否認這些東西永遠有深厚影響力呢?自由社會讓市場決定事業的存廢,唱片是時尚、舞台表演也是時尚,其命脈隨社會結構而變,它們的存滅一丁點都不會動搖音樂的本質。當唱片市場有朝一日被寬頻網路完全取代的時候,古典音樂亡了嗎?不會,它將以新姿態永世流傳。 另一方面,三百年音樂傳統已深植歐洲音樂底蘊,化為多采多姿的新貌。從巴赫以降,每個音樂家都極力探索新天地,為什麼到這一代反而瞻前顧後,只害怕盛景不再呢?古典音樂已經萬歲不朽,古典事業該任它自然生滅。時代巨輪永不休止,有生即有滅,一如成住壞空四相、無始無終,感時傷懷不過是對自我缺乏信心罷了。與其擔心挽不回西落的夕陽,何不抬頭挺胸迎朝陽而起呢? ■新保守主義 勒布萊希特最後歌頌Hyperion、Chandos等獨立廠牌,並宣稱從他們身上看到古典音樂的新曙光。然而寄望這些螞蟻廠牌負起挽救古典音樂命脈的重責大任,是否太浪漫了?突然冒出這段溫馨結語,就像講遍黑街幫派火拼故事的老江湖,突然從童子軍的路不拾遺看到社會光明前景一樣。若不是突然犯了天真病,就是勉強自圓其說。 作者語多活潑,似是時代尖端的先知,實則是保守主義的代言人。在他眼中,古典音樂是神聖經典,不容許被淘汰。從事古典音樂的人,則應像神職人員一樣高潔,全心奉獻不得踰矩。有心讀者可能會從中印証「以為天要塌了,其實是自己站歪了」的名言。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既珍貴又複雜的書。混雜許多精準、第一手的觀察,和許多值得商榷的推論。奉勸讀友不要以偷窺隱私的心情,專挑辛辣地方過癮,也不必以一顆純潔的心,全盤接受作者過度直觀的道德情懷。古典音樂在台灣,淵源不比歐美和日本,正在接觸觀摩的階段。與其盲目跟隨模仿,不如透過這本書對現實面多幾分瞭解,刺激出一些思考,不要太浪漫和一廂情願。就這個功能而言,這本書絕對值得所有音樂工作者和愛好者讀上一讀。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書評: 身在台灣的古典音樂愛好者,時常會因為無法親炙大師級的演出,而深感失望。因為能來台灣的,總是一些有票房保證的表演者,演出大眾口味的曲目,難以滿足事實上個別差異很大的愛樂族。此外,動輒數千的門票,也讓聽者心有餘悸,不如聽一片三百塊的CD來得划算,而且更有把握,還可以重覆聽好幾次。 但若仍要探究整體音樂環境的偏頗,從台灣一地是見不到全貌的。《誰殺了古典音樂》這本書,正好給了對古典音樂來說仍屬化外之境的台灣,一篇既八卦又真實的奇情故事,一部描述古典音樂產業興衰的簡史。 作者在寫史的時候,有其個人的道德主義價值取向,也有批判文化工業的法蘭克福式野心。你或許不必認同這些觀念和價值,但本書所提供的材料和敘事結構,必使你瞠目以視。 透過整個古典音樂產業的不同部門,作者分述其起落興衰。除了明星指揮和其他偶像音樂家等注目焦點外,書中更著重古典音樂在產業化時的角色,如經紀人、經理人等。至於經紀事業、唱片工業、樂團經營及音樂節慶等當代音樂工業主要課題,也是作者詳述其發展及批判的標的。這麼清楚分明的角色分述,作者希望讓局外人感受到自己像個進大觀園的劉姥姥,聞清楚這個強調優雅氣質的藝術花園裏,究竟隱伏著多少不堪入鼻的銅臭味。 若換個角度想,如果不是商人階級建立了古典音樂的產業結構,現今的樂壇究竟會呈現何種風貌其實很難說。而且,隨著商業運作起伏的現代古典音樂產業,對作者及其他基本教義派們心目中遠大的理想,可能缺乏追求的動力,但對流變的歷史和社會需求來說,它可能滿足了某些消費者的慾求。一旦這些消費者成了消費古典音樂的主力時,被養壞胃口的古典音樂供應商,能有幾分力把持住自我期許?誰不關心三大男高音在世界杯足球賽的演唱?誰不樂見賓士汽車邀請多明哥來台表演?誰不希望用便宜的價格買到典藏級的錄音版本?不過在行銷勢導的整體環境裏,古典音樂走回頭路的迴旋空間已日漸萎縮。 我很樂於肯定作者所抱持的藝術精神和理想主義,但烈士已往,寫好墓誌銘應該只是執行下一階段反制戰略的起點。(文/林民昌,文字工作者) 書評: 古典音樂死了嗎?到底是誰想謀殺她?少數音樂明星報酬日益高漲,為何同時又有愈來愈多樂團經營不下去,陸續在裁員、減薪? 一百多年前李斯特是如何行銷自己?馬勒、史特勞斯、卡拉揚、畢勤等古典巨星如何經營音樂事業?福特萬格勒又如何打敗華爾特為柏林愛樂的指揮? 神童、美女、通俗化是古典音樂的救星還是殺手?經紀人、唱片公司與樂團經理如何操弄古典音樂市場? 《誰殺了古典音樂》帶您從巴哈、韓德爾時代開始,深入瞭解古典音樂這個產業。告訴您古典音樂巨星如何被塑造出來,也讓您看隱藏在串串音符之下的貪婪與私慾。 《紐約時報》書評大力推介: 萊布列希是個見廣識博而且熱情洋溢的古典音樂監督者,還是一位接觸許多關鍵人事物的新聞工作者。.....他認為古典音樂死了,而且是藝術自我毀滅的犧性者。他邀請我們一起來找出誰是凶手。萊布列希相當明白地指出,這些惡魔就是「金錢與貪婪」,他並以許多確切的証據,以及活生生的例了來陳述這些惡魔對古典音樂的致命影響。 Alan Abelson,1997年9月12日 書評: 這是一本關於古典音樂的好書,這也不只是一本抽離現實地談古典音樂的書,而是產整個古典音樂生產體制的好書。甚至可以說,這是一本反應資本主義藝術生產體制問題的好書。 本書作者是位資深的新聞人,他深入古典音樂產業的底層,用流生動的筆法,為讀者導覽古典音樂界鮮為人知的灰色地帶。告訴我們那些舞台上、CD裡的音樂明星,背後是靠怎麼樣的體制來塑造、運作。 讀這本書,會驚訝於作者廣博的古典音樂知識。從李斯特如何行銷自己,到三大男高音如何爭名奪利、EMI如何塑造出陳美這個性感偶像。作者都如數家娓娓道來。 對於習慣於古典音樂「高尚」面的愛樂者而言,或許不大習慣《誰殺了古典音樂》書中對黑暗面的描述。不過看完這本書,我發現這本書的作者萊布列希並非只是以挖掘黑幕為樂。事實上他有一個深刻的關懷:如何把古典音樂的創造力、健康社會連帶,從資本主義邏輯下的音產業中解放出來。對本書作者而言,這個產業結構及其生產邏輯,是一個不斷複造人性貪慾、把藝術物化、並大量生產的機制。或許作者沒有提供我我們一個好的答案(如楊忠衡導論中所言),但帶我們去思考許多重要而嚴肅的問題。
发表于 2004-4-23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殧目驚心的一本書 有點像我前年看到的 <醫界黑幕> 不過我認為還是值得一看的書! 多少能夠幫我們增加一些反省 當工業革命開始起 人類文明的演進發展方式就已經隨著改變 當20世紀全球化顯著時 人類的文明中弱勢的部份越來越困難 強勢文明壓制著弱勢文明 像作者的評述:期待與興奮如今安在?…答案是消失在同質化、流行化的潮流中,為迎合大眾口味而淪為庸俗化的古典可樂。」 一致化的傾向通常的結局都是近親繁殖 最後在一片了無創新力之中 越形枯竭 此強勢者若是沒有足夠的創新力與多元發展性 最後的結果反被自己的強大同質化勝利給摧毀 還好面對著全球化 多元化的要求恰巧是個抵制 只要內部環境多元有生命力與創造力 外部環境無壓迫 這種情境就能夠長存 我認為這裡頭需要區別一下:免得大家有些誤解 古典音樂的上層結構與下層結構 第一層次結構直指其理念層與其音樂面 第二結構是其傳播方式 第三則是技術的發展 楊忠衡認為衰退的是古典音樂事業 就是指的第二與第三層次 然而音樂的理念與音樂本身將永垂不朽 至於大家期望如何則可自行判斷 雖然許多評論家對作者的道德主義表示太刻意忽略輕描淡寫或不甚認同 但我個人認為音樂的抽象性與神聖性仍不可忽視 以前看過一幅文藝復興時期的畫 還有但丁神曲中對音樂家描述的景象 像是音樂家在地獄中受到樂器的桎梏這些例子 例如:某人以什麼樂器聞名就受到什麼樂器的酷刑 我記得一個好像是豎琴家的身體被琴弦穿透吊在豎琴上 每種音樂家都有類似的描述 這就是說: 當某個音樂家因為其長才而利慾薰心或是爭權奪利之時 他就在永恆的地獄受到同樣的限制 我這樣說好像太可怕了點阿!呵呵~ 總之學習音樂的心情越簡單越好 純粹的音樂心能朔造內在心靈的天堂 我們在看這書的同時要正反都看 然後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 不然音樂就真的世界末日了! 木兄! 這是哪家出版社? 待我去買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23 11:29:22编辑过]
发表于 2004-4-23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古典音乐现在是比较危险了,尤其现在又是电脑的天下,年轻人很多都被电脑吸引走了,而整个互联网上风气,造就了快餐文化越来越盛行,上次与谢家齐先生聊起来英国吉他的发展,谢先生说还不错,而一个主要原因竟然是古典吉他的曲目在古典音乐里算比较短的,所以年轻人还比较好接受,,,,,,让人有些哭笑不得,,,,而流行音乐又因为有强大的普及能力,能造就巨大的商业利益,宣传的力度是古典音乐根本不能比的,唉,喜欢流行当然没什么不好的,但是要是错过了古典音乐,,,,会错过很多对心灵真正的震撼,,可惜啊,,,,,,,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57047 regis 我是在這里買的啊,是新新聞出版的
发表于 2004-4-23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我去買一本看看! 木兄你轉的這篇我可是逐字逐句唸過喔! 有些段落還讀了幾遍有了! 就怕大家可能會斷章取義咧! 推薦大家看看全部評論 最好再看一看全書 不然可對古典音樂失去信心了! 音樂事業腐敗不可追.......... 古典音樂精神仍長存..........
发表于 2004-4-23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fangfang在2004-4-23 15:16:12的发言: 是啊,古典音乐现在是比较危险了,尤其现在又是电脑的天下,年轻人很多都被电脑吸引走了,而整个互联网上风气,造就了快餐文化越来越盛行,上次与谢家齐先生聊起来英国吉他的发展,谢先生说还不错,而一个主要原因竟然是古典吉他的曲目在古典音乐里算比较短的,所以年轻人还比较好接受,,,,,,让人有些哭笑不得,,,,而流行音乐又因为有强大的普及能力,能造就巨大的商业利益,宣传的力度是古典音乐根本不能比的,唉,喜欢流行当然没什么不好的,但是要是错过了古典音乐,,,,会错过很多对心灵真正的震撼,,可惜啊,,,,,,,
方兄! 把握音樂精神的重責大任就交給您了! 我們為你們加油! 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23 22:18:5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GIS 就開一個楊忠衡音樂評論集,我一星期貼一篇 誰殺了古典音樂,在大陸也有一些評價,但我沒去找,那天只看了一點呢,還是喜歡台灣版的啊,封面是一張畢加索的畫唷,名貴!
发表于 2004-4-24 0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REGIS在2004-4-23 22:18:31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fangfang在2004-4-23 15:16:12的发言: 是啊,古典音乐现在是比较危险了,尤其现在又是电脑的天下,年轻人很多都被电脑吸引走了,而整个互联网上风气,造就了快餐文化越来越盛行,上次与谢家齐先生聊起来英国吉他的发展,谢先生说还不错,而一个主要原因竟然是古典吉他的曲目在古典音乐里算比较短的,所以年轻人还比较好接受,,,,,,让人有些哭笑不得,,,,而流行音乐又因为有强大的普及能力,能造就巨大的商业利益,宣传的力度是古典音乐根本不能比的,唉,喜欢流行当然没什么不好的,但是要是错过了古典音乐,,,,会错过很多对心灵真正的震撼,,可惜啊,,,,,,,
方兄! 把握音樂精神的重責大任就交給您了! 我們為你們加油! 呵呵~ 吓死我了,,,,不过说真的,很多年前就有人说古典音乐要死了,但是总也没死:)看样子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很难消亡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9-25 23:20 , Processed in 0.06589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