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说:“西班牙是天堂的底楼。”希腊人说:“西班牙是金苹果的诞生地。”西班牙这个支持哥伦布航海计画的古老帝国,最为人所熟知的艺术成就当属斗牛与佛拉门哥舞( flamenco )。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路易西罗佛拉门哥舞团( Luisillo Teatro de Danza Espanola ),在国家戏剧院举行全球首演的《斗牛士挽歌》,舞者们透过舞踏、吉他、吟唱、弹指、击掌、响板、撩裙、呼喊等表演方式,引领我们一同叩访了天堂的底楼与金苹果的畛域。
逃亡者的肉身弥撒
佛拉门哥( flamenco )是由阿拉伯文“逃亡的农民”一词转化而来的。大约在西元十五世纪,原先居住在伊比利半岛上的阿拉伯人、犹太人、吉普赛人因为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的强势统治而被迫驱逐出境,他们饱受了各种压榨、奴役、逃亡、迫害及不人道待遇,于是发展出凄哀、奔放、霸气、强烈的佛拉门哥舞来宣泄内心的痛苦。佛拉门哥舞就是在这种残酷的社会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民间艺术,成为“逃亡农民”灵魂与精神寄托时所不可或缺的一种仪式──肉身弥撒。
撩拨裙内的秘密
整个上半场的《斗牛士挽歌》其实我觉得 so so,虽然题材改编自西班牙著名诗人罗卡( Federico Garcia Lorca )的诗《下午五点整》( A las Cinco de la Tarde ),描述斗牛士从生到死的过程,但整个舞蹈情节显得很零落,没有特别的高潮。
到了下半场,那位穿蓝底白点洋装、白鞋的女舞者一出场后,整个表演就很不一样。要评断一个佛拉门哥舞者是否达到水准以上,最主要就是看他(她)对吉他、舞蹈、歌唱这三者的掌控是否已到达炉火纯青的境界。
吉他、舞蹈、歌唱是佛拉门哥舞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佛拉门哥舞除了吸收阿拉伯、犹太、吉普赛的文化外,更融合了印度、拜占庭、波西米亚、匈牙利、地中海与西班牙南部安达鲁西亚( Andalucia )等地的舞蹈,例如佛拉门哥舞中“蹲屈”的姿势就很类似印度的佛教浮雕。
当这位女舞者在表演时,表面上看起来她只是随著音乐舞踏、抓抓裙摆,但实际上她整个身躯就像在指挥一般,透过她的放送,让每个观众的毛细孔维持著一种张力直到结束散场。无怪乎真正顶尖的佛拉门哥舞者多半是徐娘半老,也许只有等到那个年纪以后,她们才真正懂得如何诠释裙里的世界。
来自地心的舞踏
相信看过佛拉门哥舞的人都会发出一种惊叹:天啊!他们的脚怎么可以踏出如此复杂的节奏,还可以做出强音弱音?一般说来,佛拉门哥舞的脚法大致分为四种:前半脚掌( planta )、脚跟( tacon )、脚尖( punta )、全脚掌( golpe ),而在每段舞蹈中都会穿插一段专让舞者表现舞踏炫技的 escobilla 。
舞动这四种脚法时,舞者必须膝盖微弯、保持重心向下、身体不可剧烈起伏,这样的脚法与古典芭蕾只用足尖便企图脱离地心引力的限制刚好是完全相反。每一位佛拉门哥舞者藉著各种不同的脚法与舞踏,以苦行僧的方式控制著自己的脚部,只为了持续与地心引力对话,激荡出足趾与地平线间的亲密絮语。你以为科学家最了解什么叫地心引力吗?还不如去问问这些舞者赤裸后的脚ㄚ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5-4 16:52:0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