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11|回复: 5

12万买一把古琴纪志群高山流水觅知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16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胡文雁 龙国雄(摄影) 并非出身艺术家庭   纪志群并非出身艺术家庭,但家人对中华文化有浓厚兴趣,耳濡目染之下,纪志群从小喜欢华乐,但因家里环境不好,一直没有拜师学艺的条件。   德明政府中学毕业后,纪志群进入淡马锡初级学院就读,才有机会接触华乐器,学习华乐的热忱和冲动更是有增无减。高中毕业后他同时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录取,几经思量,最后决定到上音求学,虽遭家里反对,但纪志群态度坚决。   他在上音先上了一年进修班,后考进本科,本来专修古筝,后改古琴为专业,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龚一。   纪志群说,古琴饱含中国文化神髓,魅力非比寻常,他学了四五年古筝,结果一弹古琴就决定放弃古筝。 太太也弹一手好琴   完成4年本科后,纪志群学成归来,抱着一种使命感全身投入古琴的推广发展,除了教学和演奏,他也举办讲座和琴展,并自己出版古琴音乐专辑,逐步积累一批爱好古琴的琴友。纪志群说,前前后后跟他学过古琴的人约有200个,和七八年前比起来,这个圈子越来越繁荣。他刚刚和一批志同道合的琴友,组织成立本地第一个古琴研究会社“养心琴社”,希望更有系统的开展古琴的继承与发扬。   纪志群已婚,太太郑素豪也弹得一手好琴,两人在上音学琴时认识,互通款曲,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女儿7岁,儿子5岁。 琴 无限滋味玩之不腻   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琴给人的印象是曲高和寡,知音难求,但在本地,却有一位全心全意热爱古琴的人,不但过去10年孜孜不倦埋首于古琴的推广和发展,在未来10年、20年、30年,相信他也将和古琴为伴,不离不弃。 写到这,想必很多乐界朋友已猜到此人乃纪志群。   在本地乐坛,纪志群几乎能和古琴划上等号,他是本地第一个古琴专业毕业生,出了名的对古琴有一种“超级”迷恋,虽不至废寝忘食,却用情极深,每回一说到琴文化,旁人马上能感觉到他浑身上下在发光发热。   他对古琴下功夫之深,可从他对古琴历史、文化,演奏的特点、内涵,琴作为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之乐器的价值等方面的钻研窥探一二。和他谈话,他不经意的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仿佛琴文化已内化成身体一部分,让对古琴的认识只有皮毛的笔者颇有叹为观止之慨。 琴音里透出文化底蕴   现年35岁的纪志群以古琴教育和演奏为职业,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回来后,在唐城坊开了一家“三乐琴轩”,主要从事音乐教学,也兼做乐器经销,琴轩内也展卖一批精致茶具,装潢古朴典雅,反映了主人的品味。   造访当天是周六,教学的黄金日,学生一个接一个来到。纪志群坐在学生对面,点一炷香,让学生在清幽淡远的环境下习琴,并用吟唱方式让学生明白操琴中所要注意的气口、余韵,一会儿要求琴音轻而圆润,一会儿要求指法与情感兼融。   纪志群说:“古琴的特点,在于它比其他乐器更注重琴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底蕴,我们往往可从一个人的琴音,听出他的内心感受和品格修养,甚至他对生活和宇宙的   同一首曲子,虽保留基本大线条,但不在不同琴人手里会因为理解不同感受不同,或时地的转移和心灵刹那的光彩而产生不同艺术效果,这是纪志群认为琴文化最迷人之处。 要交气度大的朋友   对如何才能把琴弹好,他也有精辟见解:首先基本功要强,这不单指手指上的功夫,也包括对整个音乐文化有较全面认识接触。第二,提高文学修养,这不应等到解决技巧后才做而应同步进行,甚至要在学琴前就打好基础,因古琴和文学有密切联系,文学根基不强则琴艺不能提升。再者,琴人也要懂得哲学。“以《龙翔操》为例,如果我们对老庄思想和魏晋名士没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就无法演绎隐含深刻哲学思想的琴曲。”   第四,要多去游山玩水,开拓心念扩展眼界,领略大自然之美。最后他认为广交朋友也很重要。“尤其要交气度大的朋友,从交往过程中,可以拓宽自己思路,理解生命的意义,进一步看清人性。”   纪志群认为,前辈琴家如管平湖、吴景略、溥雪斋等一流大师,琴乐所以如此动人,是因一辈子都在文修·和哲修上下功夫,音乐深具文化内涵。   “我们应向前辈看齐。”这是纪志群的由衷之言,他鞭策自己大量涉猎文学和哲学名著,通过阅读思考提升修养。他说,在这些典籍面前,他总是表现得很“夭鬼”(福建话,饿鬼的意思),唯恐吃不饱、吃不够。 家 室雅何须大   纪志群的家,有一个雅号,叫“尘外楼”,由本地画家陈建坡题字,高高镶起,就挂在纪志群家里琴房的墙上。   那是一间在淡滨尼的四房式租屋,室雅何须大,装修得齐整大方,经常有琴友上门拜访,通常纪志群会招呼他们到琴房雅坐,品茶、赏乐、论琴,不亦乐乎。   纪志群好收藏古琴,家里藏有十几张珍品。上个月,他在养心琴社举办的“养心琴韵”音乐会上演奏的,就是他用12万元购得的一张有900多年历史的宋琴“坐忘” 。   纪志群其实极不愿意透露古琴的价值,完全是因为被逼急了,不得已才说出口。他说:“古琴有2000多年历史,具有很高的文化与欣赏价值,自唐朝以来,历代名琴都是琴人所梦寐以求的无价宝,在它面前说钱,未免太俗。” 买琴比买车有意思   纪志群出身并不富裕,教学和经营琴轩也没有赚很多钱,可以说,他的每张琴都得来不易,还好他太太也弹古琴,乃爱琴之人,对他这种用千金换古琴的“高消费”并无异议。纪志群说:“我们对生活要求不高,不驾车,也不住大房子,除了日常开销,大部分钱都用在孩子的教育身上。”   个人价值观念不一样,对纪志群来说,用12万买一张琴,远比买一辆车来得有意思得多。   “我姐夫就觉得我是疯子,因为12万可以买一辆豪华轿车,让一家人坐得舒服自在。我或许是疯子,但在疯子眼里,正常人也是疯子,用几万块钱买一辆车,对我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宋琴坐忘百里挑一   宋琴“坐忘”音色百里挑一,在纪志群的藏品里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是他用半年时间,卖掉一张宋琴,一张明琴,再筹集现金换来的。自得此琴,纪志群已不再累累不休地寻访其他名琴,大有余愿足矣之意。他说即使再有比“坐忘”更好的琴,必价格连城,他也买不起。   像纪志群这样的藏家,又与一般藏家不同。一般藏家只注重琴的古董价值,但纪志群即是藏家,也是演奏家,因此他不单对古琴的鉴赏和品评有浓厚兴趣,还讲究古琴的实际用途。他说,琴是活的,不是花瓶,不能光摆着不用。琴要“养”,越弹它就越好,因此他把自己收藏的几张古琴都借给学生弹奏。 喜欢收藏茶壶佛像   纪志群说,好的琴可遇不可求,是求之而不得的,有时候有钱也未必买得到,需讲机缘,绝不会无缘无故让你购得,背后一定都有故事,而且往往是在你没钱时出现,仿佛在考验藏家的眼光和胆识。   “我从来没有一张琴是买得很轻松的,总要经历一些波折。不易得就不易去,藏家都不会随意出让手上藏品。”   除了古琴,纪志群说他很“花心”,还喜欢收藏茶具、佛像和一些跟琴文化有关的杂项。“尘外楼”里尽藏宝贝,但他谦虚地说,和真正的古玩家比起来,他这点藏品其实不算什么。
发表于 2004-7-20 0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琴可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本土乐器,确实可以说是“饱含中国文化神髓”。 像古筝、琵琶等乐器都具有外来血统,不是纯粹的中国乐器。 我一直觉得古琴在很多方面像古典吉他: 弦数接近:一个六根,一个七根;都是利用左手改变弦长来演奏不同的音符;音域都是偏中低音区;音量都不大;虽不如钢琴或古筝那么华丽悦耳,但简单朴实的音乐中浓缩了近乎无限的音乐感觉和情绪,正好似中国水墨画,只黑白两色,简单勾勒几笔,却意境深远。
发表于 2004-7-20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音乐--古琴 200472014543830796.jpg 歌手姓名:古典音乐--古琴 专辑名称:古典音乐--古琴 所属语言:国语 唱片公司:未知 发行日期:2002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22 20:04:59编辑过]
发表于 2004-7-22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万,好贵啊! 为弥知音,值得!
发表于 2004-7-22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所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 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 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 的“焦尾”。这 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现在,这名扬四海的“四大名琴”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 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并没有消失。   1.号钟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 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恒公的手中。齐恒公是齐 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 部下敲起牛角, 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 ,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2.绕梁   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 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 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 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 ,陶醉在琴乐之中。有一次,他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 常焦虑,规劝楚 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   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 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 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 ,琴身碎为数段 。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3.绿绮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 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 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 内有铭文曰:“ 桐梓合精”   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 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 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 ,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 理解了琴曲的含 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 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   4.焦尾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 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 ,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 悦耳的音色和特 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300多年后,齐明 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 仲雄演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 王逢年还收藏着? 嚏咧圃斓摹敖刮病鼻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22 19:48:51编辑过]
发表于 2004-7-22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乐器-古琴 弹弦乐器。古代称琴、瑶琴。现代称古琴、七弦琴,是中国历代文人雅士 所崇尚的乐器之一。弹弦乐器。古代称琴、瑶琴。现代称古琴、七弦琴。在 中国古代文献诗经》、《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都有记载。在东周时, 各国乐官多精通琴艺,如楚国钟义、晋 师旷等。孔子琴艺娴熟,他教授的"六 艺'中, 即有弹琴诵诗的内容。汉魏以来的司马相如、蔡邕、嵇康都以弹琴著称。 唐代李峤、李欣、李白、韩愈、白居易、张枯等诗人,为弹琴写下了不朽的 诗句。宋徽宗赵佶热爱琴艺,曾广搜天下名琴藏特设的"万琴堂"。南宋末年 以来,随着古琴演奏艺术的发展 形成众多的琴派,各有卓越的琴家和琴曲。 著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近代有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诸城 派、岭南派等。 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长约1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面 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 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 椭圆形,在项、腰处两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人。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 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开两个出音孔, 称龙池、凤沼,腰中近边处设两个足孔,上安两足,称颂足。面、底板胶合 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木板,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面 板背部设音梁,又称项实。琴腹中有两个音柱,称天柱和地柱。弦轴又称琴 珍,多为圆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琴 弦用丝制缠弦。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个琴脚, 琴 首部两个叫凫掌,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 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 用以标记音位。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 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 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 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 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 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为四 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技音一百四十七个。演奏技 法繁多,右手有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轮、拨刺、撮、滚拂等; 左手有吟、猱,绰、注、撞、进复、退复、起等。 古琴在今日多作为独奏乐器出现代小型音乐欣赏会上,近年出版的《琴 曲 集成》收录琴谱一百五十余种,琴曲 三千首以上,比较著名的乐曲有《流水》、 《广陵散》、《潇湘水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23 10:11 , Processed in 0.0488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