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9|回复: 7

企鵝指南1 ------企鵝指南的精神何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6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企鵝指南的精神何在 企鵝指南研究(一)陳郁凱 藉助「企鵝唱片指南」選片的力量,再加上錄音上的再篩選,期望所找出的CD唱片,能讓出身音樂科班和嗜聽歷史錄音的人,能體會好錄音的妙味;對音效吹毛求疪的人,能拋開音響器材的束縛,徜徉在音樂的內涵之中,並且提供音響系統調整得過好的樂迷購買CD時的保證。  錄音技術與音樂本身 前一陣子為了「唱片評論員須不須具備讀譜能力」在本刊掀起軒然大波,綿歷數月至今仍盪漾不已,其實只要您能區分一位唱片評論員和電視節目五燈獎的評審老師之間的不同,其中的疑慮自然不攻自破。然而另外一個普遍存在於國內樂迷之間的問題,才是筆者認為有待我們努力去找到一個認知上的平衡點,那就是唱片的錄音好壞到底重不重要?對於出身於音樂科班和嗜聽歷史錄音的人而言,音響只是錄音的再生工具,錄音的好壞只是音效上的問題,與音樂內涵的欣賞無關;而對於音響聲音錙銖必較的人卻認為,若沒有好錄音的正確音色,怎能表現出音樂的真諦?兩者之間最大的爭議在於錄音中是否有所謂「正確的音色」? 事實上這兩種看法都是正確的,而且只要兩派人士能取得共識,就是唱片欣賞最令人愉悅之時。若只是一味的追求音響上的效果,固然不是聆聽音樂的正途,但完全否定高桿的音響調整,也未免太忽略了唱片中聲音效果帶給聽覺上的妙味。筆者認為唱片是唱片,現場是現場,雖不可混為一談,但獲得音樂內涵的目的是一樣的,但是不理想的錄音,就像設計不良的音樂廳,一樣降低了聆聽時的趣味,嚴重者更會影響音樂內涵的傳遞;所以一張唱片若能同時帶給我們音樂內涵和音響效果的雙重享受,那豈不是太完美了嗎? 英國的「企鵝唱片指南」雖未明確地說明這點,但從其選片的方向來看也是如此,只不過對於音響系統調整得太好的人而言,「企鵝唱片指南」區分音效的標準,並不能提供完全的保證。所以這個單元的宗旨就是藉助「企鵝唱片指南」選片的力量,再加上錄音上的再篩選,期望所找出的CD唱片,能讓出身音樂科班和嗜聽歷史錄音的人,能體會好錄音的妙味;對音效吹毛求疪的人,能拋開音響器材的束縛,徜徉在音樂的內涵之中,並且提供音響系統調整得過好的樂迷購買CD時的保證。不過這個單元畢竟不是發燒片單元,所以音效的要求以不影響音樂的美感為原則,而且在「企鵝唱片指南」的推薦中已成為大家一致公認的名盤的CD也不再介紹,把重點擺在受到國內樂迷們冷落的曲目或版本。選片範圍並不局限於「三星帶花」,只要是「企鵝唱片指南」所推薦的就是網羅的目標。但由於受到時間、財力以及購片機會與運氣的影響,筆者勢必力有不逮,所以非常歡迎各位讀者來信告知筆者所遺漏的CD,來拓展這個單元的廣度和深度。 漂亮的小提琴錄音 第一次筆者要介紹給大家的是兩張有關小提琴的錄音。調過音響的朋友都知道鋼琴的聲音特別難調,若能讓音響系統發出漂亮的琴音是一項令人羨慕的成就,但卻伴隨著發生了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此時您將發現好的小提琴錄音有如鳳毛麟角般的稀少,尤其是小提琴隻較少的協奏曲和室內樂。其中最嚴重的不外乎琴聲太密實和高把位會刺人耳目兩種,使得琴音聽起來一點也不像名琴發出的聲音。依筆者的經驗此時,真得很難說服自己退而求其次地去接受它,有些人為了避免這方面的困擾和金錢的浪費,乾脆不聽小提琴協奏曲和奏鳴曲等曲目的錄音,由此可見好的小提琴錄音有多難得。在「企鵝唱片指南」的「三星帶花」中,筆者發現了兩張錄音狀況理想的小提琴協奏曲,所以便迫不及待地趕快介紹給大家。 胡乃元的浪漫經典 首先是這張名為「胡乃元的浪漫琴藝」的專輯,曲目為高德馬克《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和布魯赫《a小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由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小提手胡乃元和舒瓦茲帶領西雅圖交樂團的合作組合。胡乃元從五歲開始學琴,十一歲時赴美向尋求名師指導,1985年在比利時伊莉莎白大賽奪冠後便聲名大噪揚名國際。這次錄下的這兩闋小提琴協奏曲是胡乃元最鍾愛且最拿手的曲目,其中又以布魯赫作品的詮釋最為經典。他的已故老師,也是小提琴大師金戈爾(Gingold)聽到這次的錄音時讚美道:「你對布魯赫《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的詮釋好得令我難以言喻……,它是如此地美妙,而且具有令人興奮的特殊氣質。」從這張專輯的詮釋來看,胡乃元的運弓細緻且饒富情韻,即使在炫技樂段也顯得玲瓏有致。在連續圓滑奏上高明的運音變化把音樂處理得浪漫的恰到好處,愈顯胡乃元演奏身手之文雅高尚。Delos優秀的錄音也是讓這張專輯綻放光彩的一大功臣,琴音嬌嫩得令人覺得胡乃元手上那把超過二百五十年歷史的義大利瓜那里琴真是實至名歸。 筆者對「企鵝唱片指南」所推薦的東方人(尤其是台灣同胞)的錄音作品一向特別感興趣,因為筆者認為在西方的社會中東方人要出頭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當他的成就和西方文化有關時,能夠大放異彩並受到尊敬更是難上加難,但是國內有許多人並不這麼想。在國內的唱片市場幾乎所有的小提琴家都活在已經作古的大師的陰影中,似乎除了海飛茲、歐伊斯特拉夫等人外其它人都不應該出來拉小提琴。筆者當然肯定這些老大師在古典音樂史上的地位,但他們所造就的畢竟是身手、造型上的個人傳奇。他們在某些曲目的表現確實樹立了難以超越的里程碑,但若因此而認為新一代的小提家完全不如他們,那肯是狹隘的藝術欣賞角度,而且也缺乏時代性和前瞻性。常常在文章中看到許多人批評「企鵝唱片指南」很愛國,但是國內對本土藝人的不支持難道就是客觀?我們看看鄰近的日本,不論他們多麼迷信大師,但對名揚國際的日本藝人如內田光子等人一樣愛護有加,難道日本人也愛國愛昏了頭?這真是值得國人好好地深思一番。 無調情音樂的新選擇 第二張是最新的「三星帶花」版本,曲目為羅塔瓦拉(Einojuhani Rautavaara)的《小提琴協奏曲》和名為《幸福之島(Isle of Bliss)》、《天使的降臨(Angels and Visitations)》兩首管弦樂曲。這張專輯不論是作曲家、曲目、小提手、指揮、樂團,甚至連CD廠牌,都令台灣樂迷感到陌生,這也是「企鵝唱片指南」能讓我們拓展音樂視野的一大功能。 羅塔瓦拉生於1928年,為芬蘭當代傑出的作曲家,他非常擅長荀伯格所發展出來的無調性十二音音樂,而這項作曲概念也是現代音樂裡重要的一環。現代音樂還有另一項重大的特色就是「點狀配器法」。所謂「點狀配器法」簡單地講就是將線條式的旋律線分解成極小的分子,並把這些分子分別配給各種樂器,所以旋律雖然以線條式前進,但由於色彩不斷地變換,使得聽者無法察覺出其旋律的原來形狀,這種「點狀配器法」也是由無調性十二音音樂發展出的「系列(Seriell)技術」中的配器法。當代的古典音樂大都是點狀式和線條式的配器並存而用,呈現出多種風貌的音樂色彩,而羅塔瓦拉的作品也是如此。在這張專輯中筆者最喜歡的是《天使的降臨》,這是一首由作曲家小時的夢境所構思而成的純粹音樂,其鬼魅般的樂念和不亞於蕭士塔高維契交響曲的巨大音響效果,讓筆者聽完後久久不能忘懷。 在小提琴協奏曲裡擔任主角的為Elmar Oliveira,在他得過的無數榮譽中,最令人驕傲的就是1978年第一位非蘇俄籍的柴可夫斯大賽的冠軍得主,以及1983獲頒受到世人尊敬的Avery Fisher獎。在這次的專輯中的表現可謂在尊重原作下,樹立經典的典範。一連串音色變化細膩的高把位拉奏和強大說服力的樂念轉折,都讓人承認他受到許多大獎的青睞絕非偶然。筆者現在最想知道的是Oliveira在古典曲目詮釋上是否也一樣的精彩呢? ---------------------待續
 楼主| 发表于 2004-5-6 2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對伯恩斯坦的不同認知 企鵝指南研究(二)陳郁凱 如果您能體會這種「文雅中所出現的不平凡著想」的審美觀,那您對其它的「三星帶花」唱片的接受度也會提高不少。 幾乎所有的古典樂迷或多或少都會注意到國外有關古典音樂唱片的獎項、榜單或評論等,但不論關心的程度多少,對英國的唱片獎項、榜單或評論所產生的不認同的理由都相同,千篇一律的「本位主義」論調一致槍口對外,在這方面國人可真是不餘遺力且異常團結。 本位主義作祟 其實只要仔細推敲起來在這類文章或言論中筆者尚未發現理由夠充份的,所有的批評皆來自於對英國唱片評論的不了解,而且若您愈了解英國的唱片評論,您將會覺得真正的「本位主義」者反而是這些「本位主義」的大力鼓吹者。雖說音樂沒有無國界,但古典音樂原本就是西方的文化,身為東方人的我們,對外來文化產生疑惑是非常正常的,沒有必要為了鞏固自己看法的權威性而去找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 打擊具國際權威的唱片評論,如企鵝唱片指南、英國留聲機雜誌等,是國內許多愛樂人士常做的事,但筆者常常在想,即使全台灣二千一百萬同胞全部都否定這些英國唱片評論,難道就能憾搖它們的在國際上的地位嗎?自從有唱片工業以來,英國逐漸成為全球音樂活動的重心,已是不爭的事實,許多歷史悠久的音樂評論書籍或評論員的資歷,都是我們所望塵莫及,而且最重要的、也是筆者一再強調的就是,古典音樂是西方文化,唯有研究西方的音樂評論,我們才能找到古典音樂的根,進而發展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音樂審美學。 筆者之所以會選擇「企鵝唱片指南」來做為研究的對象,當初純粹是想要身體力行來證明東方人也能對「三星帶花」有相當程度的認同,如今筆者深深地體會到「企鵝唱片指南」的評論風格和編排方式,非常適合做為音樂欣賞教科書。藉由「企鵝唱片指南」所選出的版本您可以了解詮釋的意義與範圍,體會出他們對音樂的審美學,從學習中培養正確的詮釋觀念,再斟酌他們的音樂審美學,必能發展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音樂評論。 「企鵝」的詮釋觀與審美學 在「企鵝唱片指南」中能夠當做解說他們的詮釋觀和審美學的範例,可說俯拾皆是,筆者這次就先以國人所熟悉的指揮家伯恩斯坦的詮釋風格來做說明。在「企鵝唱片指南」中伯恩斯坦的作品包含「帶花」的推薦屈指可數,而且除了《西城故事》和《憨弟德》之外,指南和國內伯恩斯坦迷之間的認知簡直是沒有交集,不明究裡的人就以「本位主義」批評之,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這和對詮釋認知上的差異有關,國內的伯恩斯坦迷認為伯恩斯坦的演奏手法豐富了音樂內涵,但「企鵝唱片指南」卻認伯恩斯坦有許多作品太過加油添醋,失去了作曲家的原意,事實上受到浪漫派指揮家的影響,國內有許多樂迷已經對作曲家產生誤解而不自知,筆者在一次和朋友的音樂討論中,就發生了典型的例子。有一次筆者的友人向筆者表示他對西貝流士《第四號交響曲》的看法,當他說到「西貝流士《第四號交響曲》聽起來有點像馬勒《第二號交響曲》時。」筆者馬上心頭一愣,因為西貝流士和馬勒雖然是同時代的作曲家,但兩人不論是在樂念上、或是在配器手法上,根本就是南轅北轍,怎麼會聽起來有點像呢?一問之下,原來那位友人非常喜愛伯恩斯坦在DG錄下的馬勒《第二號交響曲》。伯恩斯坦在錄製馬勒的交響曲時,雖自詡馬勒的靈魂附身,但筆者聽他在馬勒《第二號交響曲》裡的表現感覺上像是嗑藥之後產生的幻境,而且就是這種幻境,讓筆者那位友人把這闋交響曲和西貝流士《第四號交響曲》產生聯想。 錯誤解讀樂念 馬勒在作曲時最重視「清楚」,他認為厚重的管弦語法只會模糊他音樂中想表達的樂念,然而西貝流士卻醉心於厚重管弦語法的研究。伯恩斯坦在馬勒《第二號交響曲》中將音樂的速度放慢後,把許多音符拉出原本沒有的拱形線條,拱形的旋律線原本就具有宗教、神祕等特色,再加上伯恩斯坦在旋律線上又附加上了許多個人的情感,深沉的音樂進行產生出聽覺上厚重的配器錯覺,馬勒的樂念和配器直線直接連續的特色,也被許多的拱形線條所產生的神祕幻境取而代,無怪乎筆者的友人會因而產生誤解,而這也是為什麼深受國內許多人士喜愛的伯恩斯坦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在「企鵝唱片指南中」未「帶花」的一大原因。並不是每一個人聽了伯恩斯坦的馬勒《第二號交響曲》都會對馬勒產生誤解,但這個版本已經讓一些聽友錯誤地解讀馬勒想要傳遞的樂念,是一件不能否認的事實。 然而熟知伯恩斯坦的樂迷都知道在馬勒《第二號交響曲》裡的表現,在他所有的作品已算有所節制,其它比這次更誇張的都有,難道那些錄音都會讓聽者不自覺地誤解作品曲家?不論伯恩斯坦迷有多麼地憤怒筆者還是要說:「是的!」。筆者並不是不喜歡伯恩斯坦,相反的還認為他是最具有非考證派的超越前人詮釋的指揮,只可惜在大多數的場合,伯恩斯坦都表現的太過火了。 到目前為止,筆者發現伯恩斯坦拿捏最恰到好處的錄音,只有《西城故事》、《憨弟德》、《柯普蘭的芭蕾組曲(Sony)》、莫札特《第四十、四十一號交響曲(DG)》以及艾伍士《第二號交響曲》等五種。在這五張專輯裡,就甚少、或是根本沒有前述「刻意放慢速度」和「拉出原來沒有的拱形線條」的特有詮釋手法,但也因為如此除了《西城故事》和《憨弟德》之外,其它三張專輯鮮少受到國內伯恩斯迷的認同。然而筆者感到最好奇的是,為什麼同的對作曲家做出適當的尊重,在國內受到的待遇卻有如天壤之別呢? 文雅中的不平凡 除了詮釋觀外,伯恩斯坦的詮釋風格也非常適合做為「企鵝唱片指南」的審美觀的說明,筆者再以國內樂迷所熟悉的伯恩斯坦指揮馬勒《第六號交響曲(DG)》為例。在馬勒《第六號交響曲》第一樂章的第二主題,是以弦樂向高把位攀升做為開始,而伯恩斯坦將這段旋律拉升得特別誇張,在國內許多樂迷聽來倍覺戲劇性,但對於已經習慣「企鵝唱片指南」風格的筆者而就覺得不夠文雅,這就是「企鵝唱片指南」對音樂的審美觀中很重要的看法──對演奏者演奏姿勢(artist's posturing)強壯(robustness)與文雅高尚(refinement),各位讀者可以比較同曲目中,指南所推薦的卡拉揚版和布列茲版,在同一樂段的表現就可以知道筆者在說什麼。 在伯恩斯坦的作品「企鵝唱片指南」也有認為夠refinement的,其中以伯恩斯晚年在DG所錄下的莫札特《第四十、四十一號交響曲》最具代表性。在兩闋交響曲的終樂章伯斯坦的處理(尤其是銅管部份),是得到「企鵝唱片指南」青睞而帶花的最大因素,如果您能體會這種「文雅中所出現的不平凡著想」的審美觀,那您對其它的「三星帶花」唱片的接受度也會提高不少。 樂迷要下的功夫 在音樂審美觀方面,您可以和「企鵝唱片指南」的看法不同,但不可以用例如「本位主義」等不理性的言論批評之,因為國內也有不少人士很認同「企鵝唱片指南」的音樂審美觀,而且這種不適當的言論也會對剛入門的樂迷產生不好的影響,失去了拓展音樂視野的機會,而且筆者認為學習西方樂評的音樂審學沒有什麼不好,因為自己的文化藝術畢竟只有自己人才最懂得如何去欣賞。 在詮譯觀方面,筆者則非常鼓勵國內樂迷們多多向西方音樂評論學習,因為在詮釋中對作曲家原意的傳遞,有正確與不正確的問題,西方的音樂評論對詮釋的正確範圍的界定,比我們要強很多,而筆者之所以推薦「企鵝唱片指南」的原因是他們在這方面的評論相當穩定,讀者不需研讀太多的音樂理論書籍,就可以從「企鵝唱片指南」中體會出許多的來龍去脈。但是若您因依照「企鵝唱片指南」的指示而在一些冷門或艱澀的曲目上出現難以突破的困難,千萬不要氣餒,因為一個民族的文化總是有一些會讓其它民族覺得不可思議的部份。
 楼主| 发表于 2004-5-7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指南裡的一顆星唱片 企鵝指南研究(三)徐鵬博 細心的樂迷可以在這一群難兄難弟裡找到令你大感意外的寶藏,因為他們實際上並沒有音樂性方面的缺失,只是他們對詮釋的認知與這些評論員相左甚遠罷了! 經過前兩篇陳郁凱先生對於《企鵝指南》評選依據,提出「以風格為出發點」觀點的介紹後,我想多多少少可以摒除一些樂迷認為「地域影響評選極大」的刻板觀念,重新審視這份評鑑的價值;話說回來,英國樂評對於佛漢威廉士的關愛,就如同日本音樂學界對於武滿徹的重視,「提倡本土音樂創作及演奏」正是我們最忽略的一部分,不是嗎? 翻開《企鵝指南》,「三星戴花」的佳片固然是屈指可數,但一顆星的怪片更是寥若晨星,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沒有人教也會那麼想),一顆星必定是沒有聆賞價值的爛片。但是它們何以被冠上如此負面的罪名?我們是否須以另一個度去看待這些片子呢?這裡即以最近97、98年年鑑裡的一顆星唱片為對象,略提一下它們的分佈狀況及特色,給讀友做個參考。 藝術評論的自主性 在討論前,我們還是不能忽略這三位評鑑員的主觀性,即使連看起來較為嚴謹的日本三百名曲名盤,也只能「相對客觀」而已。今天台灣「視《企鵝指南》為最權威性的評選標準」的觀念,是國內長期看重這份榜單(最近也可把三百名曲算進),而忽視法、德、美方面資料的結果;或許是「物極必反」的必然,此種觀念走到極端後,出現了「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反動心態。但從另一角度反思,這三位仁兄在評價每一張唱片時,並非以「全盤性」的觀點來衡量,他們犯不著在邊評分時邊考慮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台灣人民會怎麼想,他們具有他們的特色,而且堅持「藝術評論」這一環的自主性,尊重他們這股堅持則是我們所欠缺的。 之前的文章已經述及,一顆星的定義是「a fair performance, reasonably well or well recorded」,如果你能想像一位彬彬有禮的紳士如何罵人,您就可以體會上一段話的意思,而每一張唱片評等後面的附加文字也值得我們觀察,在這裡他們提出了比較具體的見解。 典型一:不當詮釋 當然,與被冠上三星帶花的片子一樣,會被打入一顆星冷宮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其中最常見的典型就是「不當詮釋」。這有很多種情形:首先是不合作曲家的原意,或是無法充分表達曲子被賦予的特質,例如捷克廣播交響樂團的蓋希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就被評為缺少爵士因子;而布列茲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在他們眼中是「不被感情所操縱的,就像在空中探測,能夠俯視整個地勢,但就是讓你接近不了」,而且他們還認定沒什麼馬勒迷會欣賞這張片子。當然也少不了因怪異演奏而被企鵝修理的例子:例如Scherchen的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就得到「聽起來像在排練」、「只有好奇的價值」如此惡評;說朱里尼的法朗克《d小調交響曲》根本「無法與他版競爭」;認為波哥雷利奇所彈的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對以往的版本構不成一點威脅與挑戰,還說「身為藝術家出現如此裝腔作勢,實在不可取」;至於他們對烏果斯基新近作品《第1-3號鋼琴奏鳴曲》、《海頓主題變奏曲》、《巴哈主題變奏曲》裡面含的怪里怪氣,採取保留態度,說這張CD和他上次的貝多芬《第32號鋼琴奏鳴曲》一樣,動不動就自我耽溺在激動中而不可自拔。 從以上種種案例,多少可以看出被「定位」為一顆星的悲哀,因為演奏技術層面的失誤隨時可以精進,而風格的定型則是意識認知上的問題,有的甚至是天生的(也就是說,想不那麼怪都不行)。這其中不乏現今在台灣頗愛樂迷青睞的佳片,不管是嚼出不落俗套之新意的布列茲指揮馬勒《第五》,還是驚動萬教的波哥雷利奇彈奏《展覽會之畫》,還有以聆賞特殊詮釋為樂的樂迷所喜愛的Scherchen指揮巴哈與烏果斯基演奏布拉姆斯(筆者深深以為烏果斯基也是個詮釋怪傑,其怪異的程度不輸給顧爾德),細心的樂迷可以在這一群難兄難弟裡找到令你大感意外的寶藏,因為他們實際上並沒有音樂性方面的缺失,只是他們對詮釋的認知與這些評論員相左甚遠罷了! 典型二:技巧有餘,深度不足 再來是另外一種情形,也就是出現技巧火花四射,但卻沒有什麼音樂內涵的演出:最顯明的例子是艾默森四重奏團在德奧室內樂曲目裡的表現,他們的貝多芬《第1-16號弦樂四重奏》、《大賦格》被評為在技巧上是「incredible, amazing, awesome」,然而「brilliant but shallow」,他們專注在藝術外在美感的表現,而忽略了音樂的本質;在海頓的《第77號弦樂四重奏「皇帝」》更是評為太過猛烈,非常不適合在海頓裡表現的一種模式;就他們的莫札特《第17、19號弦樂四重奏》而言,在《指南》上這麼寫著:「In terms of skill, this deserves more than three stars - but as a musical experience one is at a loss to rate it」;另外一張著名的唱片是前不久錄製,由巴倫波因指揮,凡格羅夫小提琴獨奏的尼爾森、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指南》上不否認凡格羅夫的小提琴技巧是世界一流的,但是音樂上太過自我陶醉,太過圓滑柔順,以致背離曲意甚遠,和林昭亮與沙羅年的版本相比簡直遜色太多。 這部分也會涉及到詮釋問題,但和第一種典型比起來,他們的評語比較傾向風格上的不成熟(而不是因為另闢詮釋新徑而遭批評),以致浪費了高超的技巧等等。這種意見實在屬於見仁見智,就筆者聆聽凡格羅夫這張CD的經驗,並不會認為整體感覺遜於林昭亮的版本,放到一顆星似乎是太過貶抑了他的表現。 典型三:不夠精緻 另外一類就比較倒楣了,論者認為此種演奏並沒有積極地表達音樂的美感,這和《指南》開宗明義所要求的「精緻(refinement)」最為違逆,所以聽起來呆板、沈悶、無創意,甚至是粗魯:例如哈農庫特指揮的巴哈《聖母頌歌》就被認為不僅不會控制氣氛,也沒有豐富的想像力;而另一張由佟.庫普蘭指揮,Huggett與Bury小提琴演奏的巴哈《第1、2號小提琴協奏曲》、《雙小提琴協奏曲》也犯了同樣的毛病;這樣還不打緊,柯瓦塞維奇彈奏的貝多芬《第12、19、20、30號鋼琴奏鳴曲》竟然被說成「膚淺、表情僵硬、音色不佳,即使經過過濾和調整後都還是不甚悅耳」;歐依斯特拉夫指揮白遼士的《哈洛德在義大利》也被點名,不僅演奏,連錄音部分也被罵得很難聽:「Those who can tolerate the coarseness of the climaxes, which come close to distortion, should hear him」(那些能夠忍受粗野到極點,幾乎到崩潰邊緣演奏的人,應該聽聽這個版本)。 對於這點,就以筆者的經驗而言,認為他們發揮了英國紳士的風格,細究其中,給真正差勁評論的例子其實不多,而且就這方面來說,一顆星與兩顆星的品質差異實在不大,你可以找到許多兩顆星的例子,其實聽起來也不怎麼樣,尤其是所謂大師級演奏家偶爾稍嫌失常的演出,也多半被評為兩顆星,想到這點,就不得不為這些一顆星的唱片叫屈;另外一點是在大家印象中的企鵝寵兒,例如柯瓦塞維奇、鮑爾特等人,竟然也在一顆星的榜單上出現,看來「《企鵝指南》刻意保護本土風格藝人」的觀念也並不全然適用。 粗略地整理了在《指南》97、98年年鑑裡新上榜的一顆星選單,基本上能入選的片子至少有以下特色之一:自我耽溺或太過粗暴(robustness),或是不具有大師級的說服力(或者他們根本還不是大師),而被視為離經叛道之舉。將這些名單和評語提出來,並不代表個人對這些意見的支持或是反對,只是希望讓讀者可以在重視三星戴花的觀念之外,也能從另一個角度看看這本《指南》的「黑暗面」,找找裡面藏有多少另類的光芒。 《企鵝指南》97、98年鑑一顆星總覽 徐鵬博/整理 巴哈:《第1、2號小提琴協奏曲》、《雙小提琴協奏曲》■Monica Huggett、Alison Bury/小提琴,庫普蘭指揮Amsterdam Bar■Erato 0630 16165-2。 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Scherchen指揮維也納state■Millennium MCD 80075, 80121。 巴哈:《聖母頌歌》■Heichele、Gardow、Esswood、Equiluz、Holl/演唱,哈農庫特指揮維也納音樂協會(VCM)■Teldec 0630 13573-2。 貝多芬:《第1-16號弦樂四重奏》、《大賦格》■艾默森四重奏團■DG 447 075-2 貝多芬:《第12、19、20、30號鋼琴奏鳴曲》■柯瓦塞維奇/鋼琴■EMI CDC5 56148-2 白遼士:《哈洛德在義大利》■歐依斯特拉夫指揮蘇聯交響樂團■Revelation RV 10051 布拉姆斯:《第2號鋼琴協奏曲》、《海頓主題變奏曲》■Richter-Haaser/鋼琴,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EMI CDM5 66093-2 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西崎崇子/小提琴,Gunzenhauser指揮斯洛伐克愛樂■Naxos 8.550195 布拉姆斯:《第1-3號鋼琴奏鳴曲》、《海頓主題變奏曲》、《巴哈主題變奏曲》■烏果斯基/鋼琴■DG 449 182-2 布魯克納:《第3號交響曲》■Rahbari指揮比利時廣播電視愛樂■Discovery DICD 920319 蕭邦:《第1-7號波蘭舞曲》■雷翁絲卡雅/鋼琴■Teldec 4509-96532-2 蕭邦:《圓舞曲》、《第6號波蘭舞曲》■雅布隆斯基/鋼琴■Decca 448 645-2 德弗札克:《Biblical songs》■Adam/演唱,Kegel指揮德勒斯登愛樂■Berlin Classics 0091 682 BC 佛瑞:《三重奏》■Roth三重奏團■Sony SBK 62413 佛瑞:《船歌》、《降F大調敘事曲》■Volondat/鋼琴■Naxos 8.553634 法朗克:《d小調交響曲》、《為鋼琴與樂團所寫的交響變奏曲》■Crossley/鋼琴,朱里尼指揮維也納愛樂■Sony SK 58958-2 福特萬格勒:《第2號交響曲》■Alfred Walter指揮BBC交響樂團■Marco Polo 8 223436 蓋希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F大調協奏曲》、《藍色狂想曲》■Selby/鋼琴,Hayman指揮斯洛伐克愛樂、捷克廣播交響樂團■Naxos 8.550295 葛拉祖諾夫:《From the Middle Ages》、《The Kremlin》、《Poeme epique》、《Poeme lyrique》■Krimets指揮莫斯科交響樂團■Naxos 8.553537 葛利格:《抒情小品》(選曲)■Lagerspetz/鋼琴■Finlandia 0630 14907-2 哈里斯:《第3號交響曲》■葉維指揮Detroit交響樂團■Chandos CHAN 9474 海頓:《第77號弦樂四重奏「皇帝」》■艾默森四重奏團■DG 445 598-2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鮑爾特指揮維也納市立交響樂團及合唱團■Millennium MCD 80099 哈察都量:《蓋亞那》芭蕾舞曲■Anichanov指揮聖彼得堡交響樂團■Naxos 8.550800 Lambert:《Lecons de Tenebres》■Rime、Stutzmann、Brett、Crook等人■Virgin Veritas VED5 61213-2 李斯特:《第10號超凡練習曲》、《第12號匈牙利狂想曲》、《輕快》、《第3號愛之夢》、《森林的細語》■紀辛/鋼琴■Revelation RV 10031 馬勒:《第5號交響曲》■布列茲指揮維也納愛樂■DG 453 416-2 馬丁:《6 Monologe from everyman》■Adam/演唱,Kegel指揮德勒斯登愛樂■Berlin Classics 0091 682 BC 莫札特:《第21、23、27號鋼琴拹奏曲》、《第40號交響曲》、《Masonic葬禮音樂》■Jarrett/鋼琴,Dennis Russell Davis指揮斯圖加特交響樂團■ECM 449 670-2 莫札特:《第17、19號弦樂四重奏》■艾默森四重奏團■DG 445 598-2 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波哥雷利奇/鋼琴■DG 437 667-2 尼爾森:《小提琴協奏曲》■凡格羅夫/小提琴,巴倫波因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Teldec 0630 13161-2 奧芬巴哈:《Gaite parisienne》■杜拉第指揮明尼蘇達交響樂團■Mercury 434 365-2 帕格尼尼:《第4號小提琴協奏曲》、《Varsavia奏鳴曲》■克萊曼/小提琴,慕提指揮維也納愛樂■Philips 446 718-2 普羅高菲夫:《第1、2、3、5、6、7號交響曲》、《秋天》、《夢境》、《1941年》、《華爾滋組曲》■Kuchar指揮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Naxos 8.553053、8.553054、8.553056、8.553069 普羅高菲夫:《第2、3號交響曲》■羅傑德汶斯基指揮莫斯科廣播交響樂團■Koch/Consonance 81-5007 普羅高菲夫:《第3號交響曲》■羅傑德汶斯基指揮莫斯科廣播交響樂團■Revelation RV 10025 拉赫曼尼諾夫:《第2號交響曲》、《聲樂練習曲》■Lazare指揮Bolshoi交響樂團■Erato 4509 96360-2 拉威爾:《達芬妮與克羅埃》■海汀克指揮波士頓愛樂與壇格塢合唱團■Philips 454 684-2 拉威爾:《高貴而感傷的圓舞曲》■波哥雷利奇/鋼琴■DG 437 667-2 薩替:《鋼琴作品集》■Kormendi/鋼琴■Naxos 8.550305 舒伯特:《F大調八重奏》■克里夫蘭八重奏團■Sony SBK 62655 舒曼:《交響練習曲》、《阿貝克變奏曲》■紀辛/鋼琴■Revelation RV 10031 蕭士塔高維契:《第5號交響曲》■羅傑德汶斯基指揮莫斯科廣播交響樂團■Revelation RV 10025 蕭士塔高維契:《第8號交響曲》■畢契柯夫指揮柏林愛樂■Philips 454 683-2 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凡格羅夫/小提琴,巴倫波因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Teldec 0630 13161-2 西貝流士:《第7號交響曲》、《Rakastava》■羅傑德汶斯基指揮莫斯科廣播交響樂團■Revelation RV 10006 西貝流士:管弦樂組曲集■Schermerhorn指揮捷克廣播愛樂■Naxos 8.550103 西貝流士:《佩利亞與梅麗桑》組曲■Segerstam指揮丹麥國家廣播交響樂團■Chandos CHAN 9483 約翰.史特勞斯:《Graduation ball》■杜拉第指揮明尼蘇達交響樂團■Mercury 434 365-2 史特拉汶斯基:《雙鋼琴協奏曲》、《雙鋼琴奏鳴曲》、《春之祭》■Frith、Hill/鋼琴■Naxos 8.553386 威爾第:《遊唱詩人》■Tebaldi、Del Monaco/演唱,Erede指揮Maggio musicale Fiorentino管弦樂團與合唱團■Decca 448 743-2 華爾頓:《中提琴協奏曲》■Bashmet/中提琴,羅傑德汶斯基指揮莫斯科廣播交響樂團■Revelation RV 10010
 楼主| 发表于 2004-5-8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挑戰評論的演繹 一顆星的常客 徐鵬博 雖然《企鵝指南》的評論上只是客氣地寫了「速度太慢」等語,但烏果斯基的詮釋似乎打散了貝多芬的堅毅性格,以高度再創造的角度來重新組合這些音符,脫離時代與風格的限制,不太考量音樂的本質,而專注於它所能發揮的空間。 上一期我們討論了幾種可能被冠上一顆星的模式,這些結論大抵是依照已成事實而分的概觀,但並不能保證等於未來評比的趨勢,畢竟三位英國資深樂評的主觀意識佔有濃厚的色彩,在此先向大家做個說明。 三顆星的迷思 在整理榜單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兩個現象,想提出來與讀者分享: 第一是所謂評等數目比例的問題。沒有翻閱《企鵝指南》習慣的讀者們十之八九會有一種既定印象,認為「既然評比的等級分為三等(扣除帶花的),那麼一顆星、兩顆星與三顆星的唱片數量應該是各占30%」,或者是「應該按照常態分配,也就是說兩顆星的唱片數目占較多,而三顆星與一顆星較少」的想法;然而在看過《企鵝指南》之後,以上的假設就會被推翻,因為望眼所及,幾乎全是三顆星的唱片評價,其數量可能在90%以上也說不定。筆者提出這一點的目的是為了破除樂迷們對三顆星的迷思,以及重新對「三顆星」給予一個較客觀的定義。 身為現今歷史最為悠久的唱片評鑑單位,《企鵝指南》還是擺脫不了(或維持了)其保守的性格,即使在每本新出爐的《企鵝指南》還是不厭其煩地標上「*** An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nd recording in every way」的說明,然而瞄完之後不免會有「怎麼搞的?這麼多三顆星。評等的過程未免也太粗糙了吧!」的疑惑;但我們如果考量每張唱片發行的背後意義,就不難理解這個現象。除了現場錄音之外,演奏者大多都會在對曲目有一定的感受、或累積多次演出經驗後才打算進錄音室,所呈現的作品在技術上必有一定的水準與完成度,每張唱片可都是他們音樂藝術的「心血結晶」。在看重記錄的前提下,每張唱片都擁有其特別的藝術價值,用簡單的分級制來一決勝負就會落於「太過草率」之嫌。例如阿勞彈奏的貝多芬《皇帝協奏曲》(柯林戴維斯指揮,Philips)與普萊亞的同曲目(海汀克指揮,Sony)在《企鵝指南》上同為三顆星,我們知道這是兩個風格涇渭分明的名演奏,硬要客觀地分出高下實在是強人所難;而阿勞的評論部分寫著「八十多歲的演出聽來是無憂無慮而輕鬆愉快的,即使偶有技巧上的瑕疵」,而普萊亞的部分則寫著「富有說服力而深刻,且具有詩意的特質」,說穿了,此處才是他們評比的重點。否則,光從星星比較,此曲除了兩個帶花版(柯林戴維斯與陳萬榮)之外,九個版本裡有八個冠上三顆星,又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呢? 話說回來也並非完全無意義,我們嘗試著從另一個觀點看待「三顆星」存在的價值。與其說這是一種評等的方式,還不如說這是一種「品管測試」的方式,就像被貼上合格標誌的商品一樣的給予品質上的保證,評者的心態恐怕是「哦!這張通過了」的成份比「哦!這張唱片具有三顆星的價值」來得高,至於是不是outstanding,端看讀者是如何理解《企鵝指南》字裡行間的涵義而定,不可能會有客觀的標準出現(除非它可以控制讀者的審美觀)。 典型的「不當詮釋」 其次是延續一顆星的討論。上一次提出能夠入選一顆星的三種類型之中,相信最能引起您的興趣莫過於「不當詮釋」那一類的唱片,偏偏有些藝人似乎常可看到他們出現在這名單之中,這次我們就來看看鋼琴家烏果斯基(Ugorski)、指揮家羅傑德汶斯基(Rozhdestvensky)在《企鵝指南》裡的「輝煌戰績」。 俄羅斯的鋼琴教育系統是舉世聞名的,烏果斯基也可算是這個系統下的產物。在列寧格勒音樂學院跟隨Nadezhda Golubovskaya主修鋼琴五年之後,他以擔任俄國鋼琴作品的首演聞名,同時也擔任包括貝爾格、荀白格、梅湘、布列茲等現代作品在俄國的首演。能夠掌控現代作品,在鋼琴技巧上必有其過人之處;在移居德國後,也是個周遊列國的演奏家,累積的經驗在錄音室裡應是游刃有餘。他在1991年加盟DG,或許是唱片公司的要求,迄今所錄製的CD大多以德奧作品為主,包括貝多芬、舒伯特與布拉姆斯,然而這些錄音幾乎全被《企鵝指南》評為一顆星,以下我們試著了解烏果斯基的獨特語法,看看他是如何受到一顆星「青睞」的。 首先來看他的貝多芬。他與波哥雷利奇兩人在「新約聖經」貝多芬奏鳴曲的領域裡都只錄製了最後一號,而這兩張唱片都算是特殊品味級的詮釋,兩人都以慢速來彈奏,尤其是烏果斯基竟以38分鐘的時間慢慢「拖」完這首曲子。從作品架構來看,烏果斯基以「風雨欲來山滿樓」之勢彈奏第一樂章,強化它的戲劇性與震憾力,以更極端的方式表現;而他更以貝多芬「天鵝之歌」的心情來看待第二樂章前半段的慢板,音色漂亮不說,在他的刻意安排下出現了一段媲美《第29號》慢板的昇華之美,雖然盡力維持其架構不致鬆散,但似乎呈現出一種拉赫曼尼諾夫式的沈溺與感傷,「極度浪漫的後遺症」的感覺。這種詮釋的集中度是需要超乎常人的專注,或許烏果斯基可能在此露出一點破綻,他的細部節奏感似乎不是那麼穩健或自然,多少有一點匠鑿之氣在裡面,在講求完美的此種詮釋之下留下了小小遺憾,然而這張唱片獲得一顆星的主要原因應該不在此。 演奏者的詮釋影響音樂氣氛的營造,而論者則重視其對原始風格的堅持,至少不能背離作曲者原意太多(雖然這之間的界線很難定位),鳥果斯基這張貝多芬,就客觀來說即犯了這項毛病,雖然《企鵝指南》的評論上只是客氣地寫了「速度太慢」等語,但他的詮釋似乎打散了貝多芬的堅毅性格,以高度再創造的角度來重新組合這些音符,脫離時代與風格的限制,不太考量音樂的本質,而專注於它所能發揮的空間,其作法與主筆陳郁凱先生在前兩期所提的伯恩斯坦現象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同樣的情況套用在他所彈奏的其他德奧曲目上,由於擁有一貫的特色,因此我們也不難想像《企鵝指南》給予的低度評價。而其他錄音作品則有不俗的表現,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還一舉拿下最近日本名曲300的第一名,可見其實力之強勁。試想,鳥果斯基全部七張錄音裡,四張有企鵝一顆星的惡評,一張卻得到日本名曲300的肯定,其間的差異真是不可以道里計! 典型的robustness 在這次的整理中,也有不少多首上榜的音樂家,包括艾默森四重奏團與羅傑德汶斯基,此次有幸能聽到羅傑德汶斯基的唱片,在此也提出討論。 記得65期《CD Hi》曾經提及《企鵝指南》在錄音與詮釋上注重robustness(粗暴)與refinement(精緻)之間的分界,那麼羅傑德汶斯基的這兩張普羅高菲夫與西貝流士或許可以堪稱詮釋上robustness的典型之一。這並非指他的演出帶給聽眾一種強烈的壓迫感,而是比較缺乏細部表情的營造,聽聽看他在這些曲目裡對定音鼓的運用,即不難發現為什麼《企鵝指南》會給予此般評價,他以具有草根野性的方式,毫不猶豫地劃過這些樂句,比較不在意樂團的音色、整齊度等,呈現屬於強調民族旋律與戲劇性的粗獷與衝勁。但不知是否為錄音的關係,內聲部聽來稍嫌模糊,因此留下一種「以銅管與打擊樂器當作武器而快速衝鋒陷陣」的奇怪印象,不過總之具有異常強烈的節奏感與不同層次的陰晦深沉,還算是精彩的處理方式,至少比起現今許多華麗但卻中庸的詮釋好上許多吧!順帶一提,他在普羅高菲夫《第三號》裡的表現,令筆者聯想到的不是李希特在普羅高菲夫鋼琴協奏曲裡的琴音,而是坎培爾的。 依筆者的猜想,對於追求演奏時細緻完美的《企鵝指南》,應該是針對錄音部份與各聲部比例並不十分恰當而給予這種評語,但不可諱言地,此種表現方式呈現了比其他版本更多情感上的起伏,實在不致因為「一顆星」而抹煞它在其他方面的藝術價值。 文字評論的重要 星星評比就像報紙的標題一般,會第一眼吸引住讀者的心,而忽略了評論的精華其實是隱藏在文字之內,這實在是一件不太公平卻又無奈的事,而包括「日本名曲300」也有著同樣的問題,注目的焦點總是放在評論員的投票數與總排名,而較少關注評論員在旁加上的解說,這也間接影響國內樂迷在相互討論時只能說出「我覺得某版比某版好」,但卻找不出其吸引人之處,有時甚至流於意氣之爭而不自知。話說回來,畢竟比較競爭是一種必要之惡,有了它,唱片世界就更多采繽紛了!但是它終究只是種欣賞的手段,而非目的。 附表一:鳥果斯基的錄音作品 貝多芬:《第32號鋼琴奏鳴曲》、小曲集等 DG 435 881-2(一顆星) 貝多芬:《Diabelli變奏曲》DG 435 615-2(一顆星) 布拉姆斯:《第1-3號鋼琴奏鳴曲》、《海頓主題變奏曲》、《巴哈主題變奏曲》DG 449 182-2(一顆星) 梅湘:《烏類圖誌》DG 439 214-2 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史特拉汶斯基:《彼得洛希卡》DG 435 615-2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舒曼:《大衛幫舞曲集》DG 437 539-2(一顆星) 小品集 DG 447 105-2 附表二:貝多芬《第32號鋼琴奏鳴曲》數版演奏時間之比較 巴克豪斯(Decca) 8'14 13'09 21'23 顧爾德(Sony) 7'15 15'15 22'30 波哥雷利奇(DG) 9'49 19'40 29'29 鳥果斯基(DG) 11'12 26'54 38'06
 楼主| 发表于 2004-5-11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從戴花的歷史錄音談起 企鵝指南研究(五)徐鵬博 肯普夫彈奏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終於能夠與許納貝爾同獲最高殊榮的境界,筆者一直覺得許納貝爾的貝多芬「歷史意義」較大,就整體演繹來說,巴克豪斯、肯普夫等人的成就都不遜於他。 這次我們把範圍鎖定在《企鵝指南》裡三星帶花的歷史名盤,看看這些在錄音上(幾乎全為mono而非stereo)占盡劣勢的唱片到底是藉著多麼豐富的音樂內涵,獲取樂評人的芳心。 疑問 我們先將這個附表內容放在一邊。崇尚歷史錄音的樂迷們看到了附表,心裡可能會泛起一股隱含著不滿的狐疑:「奇怪,為什麼包括Arkadia、Music&Art、Dante、Grammofono2000、Arlecchino……等等許多義大利各小廠的歷史錄音都沒有在名單內?它們明明也有許多令人折服的好演奏啊!難道克那佩茲布許的布拉姆斯交響曲就比約夫姆的差?」沒錯,相信許多資深樂迷手上應該是少不了Dante裡的孟根堡與福特萬格勒、或是Arlecchino裡的柯岡與索弗朗尼斯基。在此先將我所知道的原因寫出來,剩下的還希望讀友們能來函,提供更多的想法。 回答一:版權與派別 首先是版權問題。大家或許明白在巴哈、泰雷曼的時代,因為沒有所謂「智慧財產權」,所以他們可以將歌曲裡的旋律,肆無忌憚地一首接一首抄;在唱片工業剛興起的那個年代,大家對於「記錄演奏」的概念還剛萌芽的階段,根本談不及今日我們所熟知的「簽約成某某廠牌的旗下藝人」的錄音模式,EMI與DG兩廠急速地建立唱片錄製系統,但它們還是不免在滄海裡漏有遺珠(這樣也好,不然不就形成壟斷了嗎),或許是基於市場考量、沒有管道或其他因素,他們並沒有積極取得這些歷史錄音的版權,以致於在現今「五大」的主流之外出現了這些義大利小廠牌,以歷史錄音為主的「非主流族群」,這個族群的一大特色,就是它們所持的錄音幾乎是沒有版權的,當然也有些「例外裡的例外」(請參閱附一),這裡我們不打算在版權問題上著墨太多。或許我們可稍微下個結論:《企鵝指南》的入選標準似乎是看這張唱片有沒有被充分授權發行。 音樂本身是很單純的,然而一旦扯入了「人事」之後即非如此。在此提出第二個原因:我們細察榜單,不難發現幾乎全是大廠的錄音,尤其以EMI居多,我們當然無法否定EMI在歷史錄音轉錄上「量多且質精」的成就,但是翻翻《企鵝指南》,我們至少還可以看到Nimbus、Pearl、tastement等英國廠牌的唱片評論,義大利小廠所持的歷史錄音竟然連一點存活的空間也沒有,然而在英國,你依然可以買到義大利小廠的歷史錄音,《Gramophone》也時時可以看到對這些歷史錄音的介紹。依筆者猜想,這應該不止是「有沒有版權」就可以解決的是非題,還雜有主流與非主流之別的申論題。 回答二:風格與錄音 跳出由現實所考量的窠臼,接著再提出第三個原因。常跑韻順門市的愛樂者希望挖到的是在詮釋上能夠嚼出新意又能言之有物的版本,所以在演奏風格上傾向於繼承自前一代浪漫樂風的強烈個性派版本,甚至是會在原譜上誇張的動手腳的版本,這明顯與《企鵝指南》上所要求一種細緻勻稱且完美的演奏典範有很大的差別。例如孟根堡的德奧交響曲目即是這個情形下的犧牲者,他的演奏在整個大曲構裡激發出類似即興式的浪漫感,但從他時常改譜上小細節的舉動來看,又像是一個經過精密細算而做出特殊效果的指揮家,但是有關他的唱片在《企鵝指南》上似乎連提都沒提過;又例如索弗朗尼斯基的鋼琴獨奏,一個在筆者心目中兼融富蘭索瓦與李帕第風格,在蕭邦與史克里亞賓的曲子上都有搶眼表現的大鋼琴家,在《企鵝指南》上也是幾乎不見其蹤影。兩個大師被一個評鑑打敗,真是弔詭,原因不出其他,就是風格問題。 最後一個原因聽起來應該比較客觀一點,說穿了,就是錄音問題。陳郁凱主筆曾經寫道:「從《企鵝指南》選片的方向來看,對於音響系統調得太好的人而言,其區分音效的標準並不能提供完全的保證。」也就是說,《企鵝指南》在音效音響的包容力遠比音樂本身來得大,而Pearl、Arkadia、Music&Art能夠讓《企鵝指南》排除在外,或許代表它們的錄音(或轉錄)水準實在是爛到不知道怎麼評比的境界,手上有這三家廠牌唱片的愛樂者應該是不難了解筆者所言為何。這種站在發燒友角度的說法似乎是過於以偏概全,基本人它們還是蠻符合愛樂者的需要,而且無庸置疑地,裡面確實有不少音樂性極佳的名演;另外我們可以從榜單裡看到另一個現象,就是歌劇部分的比例實在偏低,我想這大概也與錄音太差脫離不了關係,否則從卡羅素、卡拉絲、薩巴塔以降的優異歌劇傳統為何都上不了榜? 隨筆之一 由於榜單所列的唱片大多是你我都已熟知的名盤,所以這裡我們就不一一加以介紹或分類,而是提出幾個筆者較感興趣的部分:首先是肯普夫彈奏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終於能夠與許納貝爾同獲最高殊榮的境界,筆者一直覺得許納貝爾的貝多芬「歷史意義」較大,就整體演繹來說,巴克豪斯、肯普夫等人的成就都不遜於他;另一個例子是拉赫曼尼諾夫親自彈奏與指揮的「拉赫曼尼諾夫大全集」也榮獲三星帶花,關於《企鵝指南》裡作曲家演奏自己所作曲目的情形,在下一次文章裡再提出來討論;又看到卡拉絲與薩巴塔合作的普契尼歌劇《托斯卡》,這一套歌劇唱片確實是歷經任何評比都能立於不敗之地的優異版本,至今好像還沒有聽過任何樂友對這套唱片感到什麼不滿的;相同的現象也出現在李帕第這張蕭邦的《圓舞曲》身上,不管身旁波里尼、阿胥肯納吉、富蘭索瓦等版本的環環相伺;畢勤在《企鵝指南》裡的地位依然不可小覷,在這裡他單聲道的西貝流士始終維持著高評價,連後人的立體聲版本都難以望其項背;室內樂方面,引進台灣不久的tastement有許多好萊塢四重奏的室內樂專輯都拿到了三星帶花,筆者至今還無緣親炙。看了以上的榜單,更添加「將某個作曲家的作品與某個音樂家劃上等號」的刻版印象,例如坎培爾的哈察都量、季雪金的德布西、鮑利斯.克里斯多夫的穆索斯基,畢竟這是種必然的現象,然而如果想要接觸歷史錄音,這個附表無疑是最具保證的第一步,如果還嫌不夠,過一陣子本刊將會有「特別企劃」介紹最值得聆聽的歷史錄音,相信這些資料多得會讓您吃不消。 隨筆之二 寫到這裡,我不得不承認音樂這回事是跨越時代性的完美,就像前陣子參加紀辛記者會,有一個記者請他定義何謂「完美的音樂」,他說:「你問我什麼是完美的音樂?音樂本身就是最完美的一項藝術,只有你感受到音符本身的美之後,才能瞭解音樂本身的完美。」在歷史錄音的範疇裡,藉著對原音重現的想像力,一樣能夠獲得一種透過深層心靈運作之後的感動,而《企鵝指南》上給予三星帶花的歷史錄音自然是其中的精品! 附一:例如Thara包括福特萬格勒的許多歷史錄音,雖然沒有購買版權,但是有經過演奏者遺孀或後代的同意之後而拿出來發行,其模式類似於EMI那兩套柴利比達克大全集;又例如Music&Art裡的廣播電台錄音,雖然也沒有購買版權,但可以經由廣播電台首肯而發行,而廣播電台可能會提出一些但書,例如不能在某地區販賣等條件。 附二:上期提到烏果斯基彈奏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是最新一期日本名曲300的第一名,這是錯誤的資料,在此特為更正:原來J300裡的《展覽會之畫》是管弦樂版,一直到94年榜單(也就是上一次)宣佈幾個月之後,有鑑於所評曲目的廣度不夠,才另外增加「Plus 200」的榜單,其中就把《展覽會之畫》的鋼琴版納入,而烏果斯基版就是這一次的第一名;後來最近一次榜單裡也將《展覽會之畫》的鋼琴版首度納入J300之列,但第一名變成了霍洛維茲版。 97年版《企鵝指南》上三星帶花的歷史名盤:徐鵬博/整理 巴哈:《第82號清唱劇》「Ich habe genug」■赫特/演唱,Bernard指揮愛樂管弦樂團■EMI CDH 7 63198-2 貝多芬:《第3號交響曲》、《第7號交響曲》、《第8號交響曲》、《劇場落成典禮序曲》■van Kempen指揮柏林愛樂■Philips 438 533-2 貝多芬:《第1號弦樂四重奏》、《第9號弦樂四重奏》、《第11-12號弦樂四重奏》、《第14-16號弦樂四重奏》、《第3號小提琴奏鳴曲》■布許四重奏團,塞爾金/鋼琴■EMI CHS 5 65308-2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肯普夫/鋼琴■DG 447 996-2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許納貝爾/鋼琴■EMI CHS 7 63765-2 布拉姆斯:《四首嚴肅的歌》■赫特/演唱,摩爾/鋼琴■EMI CDH 7 63198-2 蕭邦:《圓舞曲》等■李帕第/鋼琴■EMI CDH 7 69802-2 德布西:《24首前奏曲》■季雪金/鋼琴■EMI CDH 7 61004-2 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謎語變奏曲》、《序奏與行板》■Navarra/大提琴,巴畢羅里指揮哈雷管弦樂團■EMI CDM 7 63955-2 葛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海飛茲/小提琴,巴畢羅里指揮倫敦愛樂■EMI CDH 7 64030-2 海頓:《第88號交響曲》■福特萬格勒指揮柏林愛樂■DG 447 439-2 亨德密許:《第3號弦樂四重奏》■好萊塢四重奏團■Testament SBT 1052 哈察都量:《降D大調鋼琴協奏曲》■坎培爾/鋼琴,庫塞維斯基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RCA GD 60921 莫札特:《第1-2號鋼琴四重奏》、《降E大調法國號五重奏》■柯爾榮/鋼琴,阿瑪迪斯四重奏團、布萊恩/法國號,Griller四重奏團■Decca 425 960-2 莫札特:歌劇《魔笛》■Stader、費雪迪斯考等人/演唱,弗利克賽指揮RIAS交響樂團■DG 435 471-2 莫札特:歌劇《女人皆如此》■舒瓦茲可芙、Otto等人/演唱,卡拉揚指揮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EMI CHS 7 69635-2 穆索斯基:歌曲全集■鮑利斯.克里斯多夫/男低音,多人伴奏■EMI CHS 7 63025-2 普羅高菲夫:《第3號鋼琴協奏曲》■坎培爾/鋼琴,杜拉第指揮達拉斯交響樂團■RCA GD 60921 普羅高菲夫:《第1號交響曲》、《羅密歐與茱麗葉選曲》■庫塞維茲基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RCA 09026-61657-2 普羅高菲夫:《第2號弦樂四重奏》■好萊塢四重奏團■Testament SBT 1052 普契尼:歌劇《波西米亞人》■提芭蒂、Prandelli等人/演唱,Erede指揮羅馬聖西西里亞學院管弦樂團與合唱團■Decca 440 233-2 普契尼:歌劇《托斯卡》■卡拉絲、史蒂法諾、戈比等人/演唱,薩巴塔指揮史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EMI CDS 7 47175-8 拉赫曼尼諾夫大全集■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克萊斯勒等人伴奏,奧曼第、史托考夫斯基指揮■RCA 09026 61265-2 拉威爾:歌劇《兒童的魔法》■Sautereau、Vessieres等/演唱,Ernest Bour指揮法國國立廣播交響樂團與合唱團■Tastement SBT 1044 羅西尼:歌劇《歐雷伯爵》■Oncina、Roux等/演唱,顧伊指揮Glyndebourne節慶管弦樂團與合唱團■EMI CMS 7 64180-2 史卡拉第:奏鳴曲集■藍道芙斯卡/大鍵琴■EMI CHS 7 64934-2 荀伯格:《昇華之夜》(弦樂六重奏版本)■Dinkin、Reher、好萊塢四重奏團■Tastement SABT 1031 舒伯特:《C大調弦樂五重奏》■Dinkin、Reher、好萊塢四重奏團■Tastement SABT 1031 蕭士塔高維契:《第5號交響曲》、《第6號交響曲》■史托考夫斯基指揮費城管弦樂團■Dutton Lab DCAX 8017 西貝流士:《芬蘭頌》、《卡列拉組曲》、《第1-2號暴風雨組曲》等■畢勤指揮皇家愛樂■EMI CDM 7 63397-2 西貝流士:《第1號交響曲》、《第7號交響曲》■Anthony Collins指揮倫敦愛樂交響樂團■Beulah IPD 8 西貝流士:《第4號交響曲》、《第6號交響曲》、《暴風雨組曲》等■畢勤指揮倫敦愛樂、皇家愛樂■EMI CDM 7 64027-2 理查.史特勞斯:歌劇《納克索斯島的阿利雅德》■舒瓦茲可芙、Schock等人/演唱,卡拉揚指揮愛樂管弦樂團■EMI CMS 7 69296-2 理查.史特勞斯:《第1-2號法國號協奏曲》■布萊恩/法國號,沙瓦利許指揮愛樂交響樂團 史特拉汶斯基:《彼得洛希卡》、《火鳥組曲》■史托考夫斯基指揮費城管弦樂團■Dutton Lab DCAX 8002 柴可夫斯基:《第1號鋼琴協奏曲》■霍洛維茲/鋼琴,托斯卡尼尼指揮NBC交響樂團■RCA GD 60321 柴可夫斯基:《第1號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哈姆雷特幻想序曲》等多首作品■包括所羅門、卡拉揚、福特萬格勒等多人演出■EMI CHS 7 64855-2 威爾第:《安魂彌撒》■史黛德、克瑞布斯等人/演唱,弗利克賽指揮柏林RIAS交響樂團■DG 447 442-2 華爾頓:《中提琴協奏曲》、《第1號交響曲》等■Riddle/中提琴,華爾頓指揮倫敦愛樂、Harty指揮倫敦愛樂■Dutton CDAX 8003 華爾頓:《a小調弦樂四重奏》■好萊塢四重奏團■Testament SBT 1052 Josef Hofmann全集第二冊■Josef Hofmann與多人演出■Vai Audio VAIA 1020 畢勤的年代■畢勤指揮倫敦愛樂■Dutton CDLX 7003 卡拉絲獨唱會■卡拉絲/演唱■EMI CDC7 47282-2 費麗兒的世界■費麗兒/演唱■Decca 430 096-2 蘇才的旋律■蘇才/演唱■Decca 425 975-2
 楼主| 发表于 2004-5-12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曲家錄下自己的作品 企鵝指南研究(六)徐鵬博 這次我們以伯恩斯坦在DG的大全集、拉赫曼尼諾夫在RCA所錄以《鋼琴協奏曲集》為主的作品集、史特拉汶斯基在Sony所錄製的大全集三套錄音作品為主,看看《企鵝指南》對它們的評價。雖然只算是滄海一粟,但多少也可反映一些面象。 最近市面上有關歷史錄音的資訊真是愈來愈多了,愛樂者除了藉由這個管道聽到上一代偉大演奏家的傳奇名演之外,另一項最重要的資訊就是直接獲得第一手資料唂@曲家指揮或演奏自己的曲目。對愛樂者來說,這無疑是極其興奮的,能夠聽到作曲家親自表達對曲子的感覺,似乎是種最根本、最權威、也最值得信賴的詮釋。提到這一點,筆者提出兩個問題讓讀者思考:第一、事實上果真如此嗎?假使今天錄音技術早出現一百年,難道霍洛維茲、吉利爾斯的錄音就會被貝多芬、李斯特的錄音給比了下去嗎?第二、音樂史上,一個音樂人能以「優異的作曲家」與「優異的演奏家」兩種身份同時存在的例子,愈接近現代,愈是寥寥無幾,難道音樂活動在逐漸分工精細之後,再也不太可能出現伯恩斯坦所謂的「文藝復興人」嗎? 為自己的作品錄音 布拉姆斯有幸藉著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錄下自己打招呼的聲音與彈奏一小段的《匈牙利舞曲》,雖然炒豆子聲遠比琴聲大多了,但這卻是唯一最接近布拉姆斯的途徑,只可惜我們永遠聽不到李斯特是如何利用傳說中「風馳電掣」的力道與速度來彈奏他的《b小調奏鳴曲》。 隨著錄音技術的出現,有不少作曲家開始為自己的作品進行錄音,他們當時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些錄音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也因此我們今天在唱片行可以找到蓋希文、拉赫曼尼諾夫與普羅高菲夫的琴音,理查‧史特勞斯、艾爾加與史特拉汶斯基的指揮。這些特殊性質的錄音作品在《企鵝指南》裡是如何被看待的呢?這次我們以伯恩斯坦在DG的大全集、拉赫曼尼諾夫在RCA所錄以《鋼琴協奏曲集》為主的作品集、史特拉汶斯基在Sony所錄製的大全集三套錄音作品為主,看看《企鵝指南》對它們的評價。雖然只算是滄海一粟,但多少也可反映一些面象。 更完整的音樂人唂伯恩斯坦 只有作曲家最符合演奏時「扮誰像誰」的要求,不少演奏家(從馬勒、李帕第到福特萬格勒,甚至連今日的普雷特涅夫)都會從作曲家的角度去看待所要演奏的曲目,似乎具有作曲家的能力才會使自己變成更完整的一個音樂人,從這方面看來,伯恩斯坦的成就是極具價值的。就這個主題而言,伯恩斯坦與馬勒在各自逝世後的十年內,其指揮的評價都遠超過作曲的評價,不同的是伯恩斯坦擁有極其豐富的錄音作品留世,尤其是自作曲目的錄音。 《企鵝指南》分別對他在Sony與DG時代的錄音所做的扼要評論,大體上與我們對伯氏的印象相去不遠,無非是「在DG的錄音比起Sony要好上許多」、「DG時期有強烈的個性,音樂色彩與氣圍兼具」、「Sony時期具有與眾不同的活力,似分泌腎上腺素(adrenalin)的刺激感」等語(當然全是三顆星的評價),然而細看評論比例,我們發現著墨在伯恩斯坦創作各曲的因果順序、內容介紹、強調具融合特質美國音樂之風格特色的比例頗重:《錦城春色》「是擁有好萊塢風格的傳統音樂劇」,《大溪地風雲》「就介於音樂劇與歌劇之間」,《寧靜之地》「是他擷取《大溪地風雲》所穿插而成的一個續篇」等等例子,族繁不及備載;反之在指揮特色上卻是寥寥數語帶過,這與伯恩斯坦指揮其他作曲家的錄音評介上是截然不同的。 這個現象並不難理解。與貝多芬與舒伯特比起來,伯恩斯坦的交響曲與戲劇音樂尚未成為主流之際,《企鵝指南》花費如此篇幅在作曲背景的介紹上是必然的一件事。另外,因為演奏版本不多而難以比較,所以評論多以「介紹」為中心的作品其實不少,同樣在作曲、指揮兩頭並重的布烈茲、布列頓等人的作品身上,都有類似的現象;而魯托斯拉夫斯基(Lutoslawski)、菲利普.葛拉斯(Philip Glass)、麥可.奈門(Michael Nyman)、柯普蘭、韓策(Henze)等以作曲為主,指揮為副的音樂人也是如此;另一類以指揮為主,作曲為副的人如福特萬格勒、克倫培勒等之作品,也逃不了這種命運。因為他們的作品通常都在自己的手中進行首演或首錄,身為指揮家演奏自己曲目,有其絕對的權威感,其他指揮碰觸同曲時難免會有前例可循的詮釋壓力,這也許是版本稀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被忽略的重點赫拉曼尼諾夫 但是對家喻戶曉的通俗曲目,諸如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集》,當拉氏親自留下錄音時,《企鵝指南》又如何為它下評斷呢?難道仍舊以介紹曲目為重嗎? 身為作曲家,擁有基礎的鋼琴技法是必備的工具,但是能像拉赫曼尼諾夫成為職業鋼琴家程度的,可謂少之又少,當初他千里迢迢到美國進行演出,經濟因素與介紹自己的作品是兩大主因;但也由於當時新大陸擁有較先進的錄音技術,使得拉赫曼尼諾夫在最後二十幾年間為RCA錄製為數眾多的唱片(詳情請閱上期「錄音開講」專欄),當然也少不了自己的作品,在這方面,他顯然比史克里亞賓、巴爾托克、普羅高菲夫等人要幸運得多了。《企鵝指南》又是如何評價這些錄音呢?很可惜的,評論本身還是繞在外圍的歷史意義上打轉,尤其強調這些錄音年代的古早、錄了那些作品等等……,並沒有在內部詮釋技巧上多所置喙,著實白白浪費了這數張CD裡豐富無比的內容。 由於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集》版本眾多,我們拿來與拉氏自彈版本比較之下,不難發現《企鵝指南》對於拉氏自彈版本的評論,所占的篇幅實在過於小家子氣,而且除了拉氏自彈版本之外,所有版本的評介幾乎全在演繹手法、獨奏與樂團的配合度、鋼琴技巧、音色速度上作深入探討,說句難聽的話,除了被冠上三顆星之外,不明究裡的人還以為拉氏自彈的版本已快被打入冷宮了! 但在這10張CD裡的另一部分,也就是拉氏彈奏其他作曲家的曲目,《企鵝指南》所呈現的評論雖然也不多,但性質取向和「其他鋼琴家彈奏拉氏曲目」倒也若合符節。根據以上的資料很容易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作曲家演奏自己所作曲目的部分,由於(1)這種詮釋的權威性是用不著評論的;(2)它的歷史意義遠大過演奏本身,所以《企鵝指南》對其評論的性質不同於「音樂家(不管是作曲家或是純粹演奏者)演奏其他作曲家作品」的部分。同樣地,這種說法也可套用在伯恩斯坦、布列茲演奏自己的作品與其他作曲家作品,在《企鵝指南》評論的比較身上,而且有朝一日,當他們的作品演奏版本眾多時,在《企鵝指南》裡的評論是否也會走上拉赫曼尼諾夫這條路呢? 這個答案可能百年後才會揭曉,當然,前提是《企鵝指南》能夠存活到那個時候。 幸運而完整史特拉汶斯基 「作曲家對自己的作品進行錄音→《企鵝指南》的評論多以介紹為主」這個現象的形成,在目前為止所能找到最著名的例外,就是史特拉汶斯基指揮自己的作品。 能夠為自己龐大的作品留下錄音見證的還有史特拉汶斯基,由於他的際遇(詳情請閱本期「認識作曲家」專欄)比起同時期有名氣的作曲家(如蕭士塔高維契)都幸運得多,美國樂壇提供了一個哥倫比亞交響樂團供他發揮作曲與詮釋的理念,有機會成就這套歷史文獻級、又有現代錄音水準的作品;而且他的音樂立即跨入學院派支持的主流領域中,獲得現今許多指揮新銳的青睞,版本不少。綜上所述,他擁有以上兩位作曲家所占的優勢,而《企鵝指南》又是如何看待這套如此完整的錄音作品呢? 要一口氣為這22張CD做簡介倒也是個浩大的工程,光是曲目介紹就得耗掉不少墨水。當然,開宗明義介紹這套唱片的歷史價值是免不了的,畢竟它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而從內容來看,它的評介比起前兩個例子都要深入得多,除了簡潔扼要地將各曲子的時代意義與風格點出:「這首《丹巴東橡樹協奏曲》明顯地與巴哈的《布蘭登堡協奏曲》做回應,是史特拉汶斯基新古典主義的曲目裡最溫暖、具吸引力的範例之一。」「在他早期《第一號交響曲》裡,所使用的素材相對比較拘泥於保守的技法裡,受到他老師林姆斯基㜊爸F可夫的影響甚深。」「1952年的《清唱劇》是史特拉汶斯基在調性時期與音列時期之間的過渡作品」。《企鵝指南》也在演奏方面給了些評語(不用說,這肯定是三顆星的),它中肯地指出:「史特拉汶斯基或許不是個耀眼的指揮家,但在這套錄音室作品裡,他懂得如何將自己的音樂裡所具有的活力與機敏刻劃出來,其靈感所照射到的種種細節,都是其他指揮家常常忽略的」、「但就(這首《清唱劇》的)兩位獨唱者而言,Alexander Young所給人的印象比Adrienne Albert要深刻得多了,因為Albert的聲音根本不適合此曲,而唱詩班歌手的組織鬆散、彈性速度也過於誇張,但史氏竟容忍這些狀況」,看了評論以後,對於史特拉汶斯基的作曲圖像,與這套唱片裡許多演奏者的表現,都會有具體而微的了解。 後記 話說回來,雖然作曲家演奏自己的曲子具有重要的意義,但並不是每位作曲家都堅持、或有意願由自己來進行演出,因為找優異的演奏家擔綱或許會有更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李希特的普羅高菲夫作品);或是作曲家把曲子題獻給某位獨奏家或樂團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例如蕭士塔高維契題獻給羅斯托波維契的作品),這些由作曲家拍胸脯保證,由優異演奏者演出的錄音,也有一定的權威感。這些錄音在《企鵝指南》也有如此的高評價嗎?有時間的話,不妨去翻翻看。 
 楼主| 发表于 2004-5-25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開,花謝!企鵝眼中的義大利弦樂四重奏 企鵝指南研究(七)李毅超 喜歡聽室內樂的朋友,大概在古典音樂的道行裡也算是級數較高的一群。這句話是絕對公平的,一般初入門的愛樂者對於氣勢磅礡的管弦樂曲總是興趣滿滿地勇往直前,然而一旦碰上室內樂,尤其是弦樂四重奏團,總搞不清楚是幾支樂器在那吵吵鬧鬧,既沒有富於變化充滿運動性的旋律變化,更缺乏音響迷喜歡的大音場表現。俗語說:「外行人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管弦樂曲或交響曲當然是熱鬧,但是室內樂作品可是真的看門道,樂器與樂器間的雄辯與合奏之轉接,韻味、平衡及演奏幅度的拿捏可是一項非常精巧的藝術。 喜歡聽室內樂的老樂迷,總是永遠不會遺忘被發燒迷放在一旁不理會的Philips唱片。沒錯,很少聽到TAS榜單,Stereophile榜單,音響論壇榜單(?),有提及Philips錄音的好處,但是Philips室內樂作品的錄音就是如此的流暢、鮮活、透明、一切室內樂中美好的音色都充分的捕捉了。行文至此,筆者自個想了個推論:「喜歡聽發燒唱片,發燒錄音的朋友,在古典功力聆聽功力一定不高,因為他們是很少碰室內樂作品。」大家思考看看吧! 曲目廣泛的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 在Philips室內樂錄音中,最著名的一組團體該屬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Quartetto Italiano)。在LP時代,每次將他們唱片拿出來聆聽時,總是看到四張嚴峻臉孔看著你,臉上似乎寫著:「好好的聽我演奏」。所以至今養成筆者聆聽室內樂總是正襟危坐。這四張著名的臉又是誰呢?第一小提手Borciani、中提琴手Farulli、大提琴手Rossi及唯一的女團員Regreffi。這四個人在1942年結識於Siena的音樂學院,而在1945年戰爭結束時成立了這個義大利最知名的弦樂四重奏團,在長達30年的演奏生涯,除了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地方,更錄了各種弦樂四重奏的曲目,從貝多芬、布拉姆斯、德布西、莫札特、海頓、舒伯特、拉威爾,到舒曼、鮑羅定、德佛札克、鮑凱里尼……,呵!對了!還有魏本,夠驚奇吧!光是他們的唱片在筆者的唱片架就可佔一席之地;而他們的演奏功力如何,似乎筆者扯了半天都還沒提到。好吧!打開《唱片聖經》「企鵝唱片指南三星帶花」部份,我們可以發現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在貝多芬、德布西、莫札特、拉威爾及舒伯特的弦樂四重奏作品獲得三星帶花的最高榮譽,他們的演奏真是那麼棒嗎? 貝多芬部分 的確是不錯。但是到今日94年版或96年版的《企鵝指南》中,這些花全部謝了,我們看到的三星帶花是在75年、80年及82年的老《企鵝指南》中才見到的,還好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仍是受到《企鵝指南》的重視,90%的錄音仍是在三星級的水準,讓我們看看當年的企鵝和現代企鵝是不是有些代溝呢?首先從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談起。三星帶花時期的貝多芬作品,企鵝認為義大利四重奏團不論在音色、技巧及默契方面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尤其是平衡性與緊密度都非常出色,但是到了84年版的企鵝指南就認為他們的演奏非敏銳,合奏技巧佳,但是在追求「美好(beautiful)的貝多芬,似乎力有未逮。尤其是貝多芬的晚期作品,他們認為力道十足,但是節奏似乎有點慢,所以在《第13號》的錄音就送給他們一個二顆半星的評價。哀哉!到90年的企鵝讓《第五號》也掉到二顆半星,原因是演奏的方式太深思熟慮(too deliberate),而以前在LP時代Philips平衡的錄音轉作數位CD,竟被《企鵝指南》批評高音部份太單薄,好像是很古早的錄音。也許在貝多芬晚期四重奏作品錄音中找到總結答案:「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錄音在轉成CD之後失去了許多的溫暖,而且他們演奏方式也不符合現代室內樂團體的演奏方式。」 德布西與拉威爾部分 筆者落筆至此,只有含淚地再瞧膲另一個帶花作品-德布西與拉威爾的弦樂四重奏。早期《企鵝指南》認為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在德布西作品流暢的演奏和深刻的詮釋,讓人忘記了樂曲艱難的結構與技巧,但是到84年三星帶花的榮譽已拱手讓給梅洛斯四重奏團,原因是梅洛斯四重奏團的錄音平衡感較佳。到了九○年代《企鵝指南》說得更露骨,他們認為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的錄音是第二好(Second-best)的選擇,當你買不起正價版的梅洛斯弦樂四重奏團的CD時,可以來選購這套中價位的錄音。嗚!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的錄音難道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嗎?而拉威爾弦樂四重奏作品的評論也大致如此,而八○年代的企鵝是直接點出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在慢板的缺點。但九○年代的企鵝可更是落井下石的告訴大家雖然這個錄音是中價位版(很Cheap的意思),但是並不代表它是次佳選擇。哇!真是殺人見血的評論。 莫札特部分 回頭瞧瞧莫札特四重奏全集,《企鵝指南》又如何的說呢?早期的《企鵝指南》認為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的演出已達到不計技巧的物化最高境界,整個樂曲是在無懈可擊的結構之中。到了84年《企鵝指南》雖然對於演奏技巧仍是稱讚有加,我們仍見到first-class、everything perfect的字眼,但是眼尖的筆者已經發現沉不住氣的企鵝們準備對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發動攻擊。在《第17號弦樂四重奏》裡他們如此說道:「這個演奏似乎沒有什麼個性(under-characterized),而且以高價版發行實在太貴(over-priced)」。唉!深思熟慮也不行,沒個性也挨罵;高價版覺得我騙錢,中價版又嫌我沒價值。是不是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那次在動物園欺負企鵝被發現?!九○年代的企鵝更絕了,把first-class、everything prefect的字眼都摘掉,但是批評仍在耳邊迴盪……。 舒伯特部分 唯一可以提出來和廣大對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支持的愛樂朋友共同高興的事是《企鵝指南》對舒伯特晚期弦樂四重奏作品集的評論。在八○年代的《企鵝指南》這一系列的錄音(《第12號》至《第15號》),義大利在技巧上、音色上都第一流的表現,把名噪一時的阿瑪迪斯弦樂四重奏團的錄音打的潰不成軍。《企鵝指南》特別指出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在慢板簡直太棒了。優點這麼多,為什麼沒有三星帶花加身呢?也許因為正價版,企鵝們還不滿意。但是90年的企鵝們看到了這套錄音變成中價版,似乎仍無動於衷,而且提出一種更奇怪的論調,他們覺得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在慢板的演奏可是很宏偉(spacious),但是似乎有一點點(a bit)慢,所以沒有三星帶花ㄝ這真是一個吹毛求疵的好意見。但是苦等六年,1996年也許企鵝們的良心又重新發現,將三星帶花的榮譽頒給了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這也是該團在現今《企鵝指南》中唯一掛花的作品。 後記 「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似乎是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在《企鵝指南》的寫照。花開了!花謝了!這個偉大的團體退出江湖也許久,Philips公司也沒將他們作品全部轉成CD,更是沒有盡推廣的責任。「天涯舊恨,獨自淒涼人不問」,難道是筆者面對這些LP的心境嗎?拜託,大家千萬別忘記這個有歷史性的室內樂團體。
 楼主| 发表于 2004-5-25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開,花謝!企鵝眼中的義大利弦樂四重奏 企鵝指南研究(七)李毅超 喜歡聽室內樂的朋友,大概在古典音樂的道行裡也算是級數較高的一群。這句話是絕對公平的,一般初入門的愛樂者對於氣勢磅礡的管弦樂曲總是興趣滿滿地勇往直前,然而一旦碰上室內樂,尤其是弦樂四重奏團,總搞不清楚是幾支樂器在那吵吵鬧鬧,既沒有富於變化充滿運動性的旋律變化,更缺乏音響迷喜歡的大音場表現。俗語說:「外行人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管弦樂曲或交響曲當然是熱鬧,但是室內樂作品可是真的看門道,樂器與樂器間的雄辯與合奏之轉接,韻味、平衡及演奏幅度的拿捏可是一項非常精巧的藝術。 喜歡聽室內樂的老樂迷,總是永遠不會遺忘被發燒迷放在一旁不理會的Philips唱片。沒錯,很少聽到TAS榜單,Stereophile榜單,音響論壇榜單(?),有提及Philips錄音的好處,但是Philips室內樂作品的錄音就是如此的流暢、鮮活、透明、一切室內樂中美好的音色都充分的捕捉了。行文至此,筆者自個想了個推論:「喜歡聽發燒唱片,發燒錄音的朋友,在古典功力聆聽功力一定不高,因為他們是很少碰室內樂作品。」大家思考看看吧! 曲目廣泛的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 在Philips室內樂錄音中,最著名的一組團體該屬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Quartetto Italiano)。在LP時代,每次將他們唱片拿出來聆聽時,總是看到四張嚴峻臉孔看著你,臉上似乎寫著:「好好的聽我演奏」。所以至今養成筆者聆聽室內樂總是正襟危坐。這四張著名的臉又是誰呢?第一小提手Borciani、中提琴手Farulli、大提琴手Rossi及唯一的女團員Regreffi。這四個人在1942年結識於Siena的音樂學院,而在1945年戰爭結束時成立了這個義大利最知名的弦樂四重奏團,在長達30年的演奏生涯,除了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地方,更錄了各種弦樂四重奏的曲目,從貝多芬、布拉姆斯、德布西、莫札特、海頓、舒伯特、拉威爾,到舒曼、鮑羅定、德佛札克、鮑凱里尼……,呵!對了!還有魏本,夠驚奇吧!光是他們的唱片在筆者的唱片架就可佔一席之地;而他們的演奏功力如何,似乎筆者扯了半天都還沒提到。好吧!打開《唱片聖經》「企鵝唱片指南三星帶花」部份,我們可以發現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在貝多芬、德布西、莫札特、拉威爾及舒伯特的弦樂四重奏作品獲得三星帶花的最高榮譽,他們的演奏真是那麼棒嗎? 貝多芬部分 的確是不錯。但是到今日94年版或96年版的《企鵝指南》中,這些花全部謝了,我們看到的三星帶花是在75年、80年及82年的老《企鵝指南》中才見到的,還好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仍是受到《企鵝指南》的重視,90%的錄音仍是在三星級的水準,讓我們看看當年的企鵝和現代企鵝是不是有些代溝呢?首先從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談起。三星帶花時期的貝多芬作品,企鵝認為義大利四重奏團不論在音色、技巧及默契方面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尤其是平衡性與緊密度都非常出色,但是到了84年版的企鵝指南就認為他們的演奏非敏銳,合奏技巧佳,但是在追求「美好(beautiful)的貝多芬,似乎力有未逮。尤其是貝多芬的晚期作品,他們認為力道十足,但是節奏似乎有點慢,所以在《第13號》的錄音就送給他們一個二顆半星的評價。哀哉!到90年的企鵝讓《第五號》也掉到二顆半星,原因是演奏的方式太深思熟慮(too deliberate),而以前在LP時代Philips平衡的錄音轉作數位CD,竟被《企鵝指南》批評高音部份太單薄,好像是很古早的錄音。也許在貝多芬晚期四重奏作品錄音中找到總結答案:「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錄音在轉成CD之後失去了許多的溫暖,而且他們演奏方式也不符合現代室內樂團體的演奏方式。」 德布西與拉威爾部分 筆者落筆至此,只有含淚地再瞧膲另一個帶花作品-德布西與拉威爾的弦樂四重奏。早期《企鵝指南》認為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在德布西作品流暢的演奏和深刻的詮釋,讓人忘記了樂曲艱難的結構與技巧,但是到84年三星帶花的榮譽已拱手讓給梅洛斯四重奏團,原因是梅洛斯四重奏團的錄音平衡感較佳。到了九○年代《企鵝指南》說得更露骨,他們認為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的錄音是第二好(Second-best)的選擇,當你買不起正價版的梅洛斯弦樂四重奏團的CD時,可以來選購這套中價位的錄音。嗚!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的錄音難道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嗎?而拉威爾弦樂四重奏作品的評論也大致如此,而八○年代的企鵝是直接點出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在慢板的缺點。但九○年代的企鵝可更是落井下石的告訴大家雖然這個錄音是中價位版(很Cheap的意思),但是並不代表它是次佳選擇。哇!真是殺人見血的評論。 莫札特部分 回頭瞧瞧莫札特四重奏全集,《企鵝指南》又如何的說呢?早期的《企鵝指南》認為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的演出已達到不計技巧的物化最高境界,整個樂曲是在無懈可擊的結構之中。到了84年《企鵝指南》雖然對於演奏技巧仍是稱讚有加,我們仍見到first-class、everything perfect的字眼,但是眼尖的筆者已經發現沉不住氣的企鵝們準備對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發動攻擊。在《第17號弦樂四重奏》裡他們如此說道:「這個演奏似乎沒有什麼個性(under-characterized),而且以高價版發行實在太貴(over-priced)」。唉!深思熟慮也不行,沒個性也挨罵;高價版覺得我騙錢,中價版又嫌我沒價值。是不是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那次在動物園欺負企鵝被發現?!九○年代的企鵝更絕了,把first-class、everything prefect的字眼都摘掉,但是批評仍在耳邊迴盪……。 舒伯特部分 唯一可以提出來和廣大對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支持的愛樂朋友共同高興的事是《企鵝指南》對舒伯特晚期弦樂四重奏作品集的評論。在八○年代的《企鵝指南》這一系列的錄音(《第12號》至《第15號》),義大利在技巧上、音色上都第一流的表現,把名噪一時的阿瑪迪斯弦樂四重奏團的錄音打的潰不成軍。《企鵝指南》特別指出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在慢板簡直太棒了。優點這麼多,為什麼沒有三星帶花加身呢?也許因為正價版,企鵝們還不滿意。但是90年的企鵝們看到了這套錄音變成中價版,似乎仍無動於衷,而且提出一種更奇怪的論調,他們覺得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在慢板的演奏可是很宏偉(spacious),但是似乎有一點點(a bit)慢,所以沒有三星帶花ㄝ這真是一個吹毛求疵的好意見。但是苦等六年,1996年也許企鵝們的良心又重新發現,將三星帶花的榮譽頒給了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這也是該團在現今《企鵝指南》中唯一掛花的作品。 後記 「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似乎是義大利弦樂四重奏團在《企鵝指南》的寫照。花開了!花謝了!這個偉大的團體退出江湖也許久,Philips公司也沒將他們作品全部轉成CD,更是沒有盡推廣的責任。「天涯舊恨,獨自淒涼人不問」,難道是筆者面對這些LP的心境嗎?拜託,大家千萬別忘記這個有歷史性的室內樂團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9-25 19:24 , Processed in 0.1017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