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岛六弦聊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70|回复: 1

傅聰,詩情蕭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4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傅聰,詩情蕭邦 傅聰在一九五五年參加蕭邦國際鋼琴大賽,並獲得第三名與「最佳馬祖卡演奏獎」,之後「有波蘭性格的中國人」、「中國籍的波蘭人」成為西方樂界對傅聰的第一印象,很自然的,他的演奏事業與蕭邦也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傅聰的觀念裡,蕭邦在音樂史上的地位不但前無古人,後也無來者,沒有蕭邦,浪漫樂派就不夠完整。 對於蕭邦而言,其祖國波蘭的歷史,就像是一部列強入侵史,因此蕭邦從年輕時期就被迫流亡到法國,終其一生都無法再踏上波蘭的土地,只能靠著音樂表現民族的靈魂與思鄉的感情。傅聰的經歷和蕭邦多少有點相似,或許是經歷過同樣遠走祖國的傷痛,讓傅聰對蕭邦的作品有了認同感。因此,當傅聰接受《時代週刊》訪問時,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蕭邦的作品就像我自己一樣。波蘭文中有一個字zal,意思是流放的鄉愁、追悔、心碎與盼望。而這是我自中國長期流亡以來,體驗最多的事。」 一九五四年八月,傅聰離開中國前往波蘭準備參加蕭邦大賽,年方二十歲的傅聰萬萬沒有想到,從此他與父母間的聯繫幾乎只能靠一封又一封的家書,即使中間他曾經回到北京,卻沒能赴上海探望父母。一九五九年,傅聰自波蘭出走英國倫敦的舉動,雖然讓自己免於被調回鄉村勞動,避開在反右運動中,面臨父子互相鬥爭揭發的場面,卻也害苦了留在中國的父母與弟弟傅敏。傅雷與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殺,在北京的傅敏求生不能,求死不成後,又面臨更嚴重的批鬥。父母自殺後兩個月,傅聰才從法國的朋友那裡得知這個消息。一九七九年,傅聰才終於再度踏上中國的土地,參加父母的追悼會。 「蕭邦很自我,個人的痛苦與喜樂都非常重要,他在音樂中把(這些情感)誇張到最大」,傅聰這麼說。不過,「蕭邦的靈魂非常熱情而且有深沉的哀痛,但是沒有一點感傷或是無病呻吟的味道」,所以聆聽傅聰的蕭邦,會訝於其明淨無瑕,華美又細膩,柔和且富有詩意的的詮釋手法。 至於詮釋的深度上,不能不提父親傅雷的教育。近年接受媒體訪問時,傅聰曾經說過:「我現在的年齡已經超過我父親了(註:傅雷在五十八歲自殺)。我以一個老年人來看我父親幾十年前的東西,我感到仍沒過時……雖然表面上有些人的藝術追求有些變化,但骨子沒有變。比如,我受父親影響最深的就是做有文化、有修養的人,有了文化修養,彈琴就有了一定的品味。」由此可知,傅雷對於傅聰的藝術成就有決定性影響,也是傅聰最重要的老師。 由於傅雷是著名的文學翻譯家,上海藝術大學教授,往來的友人都是文藝界人士,例如:作曲家丁善德、畫家劉海粟與黃賓虹……等等。在傅聰三、四歲的時候,傅雷就讓他聆聽古典音樂,七歲半拜師傅雷的老友雷垣學習鋼琴。為了培養傅聰,傅家的長輩可謂傾注全部的心血。朱梅馥把嫁妝賣掉,為傅聰添購了一部鋼琴,傅雷則親自以工整的字跡為傅聰抄譜。甚至為了讓兒子專心學琴,傅雷不再讓傅聰到小學唸書,親自以自己的教學方法來培育傅聰,為他未來從事音樂工作所必需要的文化素養奠定紮實的基礎。傅雷聘請老師專門教育傅聰在英文與數學方面的知識,自己則親自抄寫古文,要求傅聰背誦詩詞,學習孔孟與先秦諸子、史記、漢書……灌注了堅實的古典哲理基礎,也直接影響到日後傅聰的藝術表現。傅雷曾經很驕傲的在家書中寫著:「你從小到現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國獨一無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個人教育一個年輕的藝術學生,除了藝術以外,再加上這麼多的道德呢?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來播的種子,必有一日在你的身上開花結果─我指的是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寧要爛草地,不要漂亮的水泥地。」傅雷這句名言正是告訴了傅聰,生命力在藝術中有多麼重要,而父親的教誨在傅聰身上起了深刻的作用。在傅聰的想法裡,熟讀李後主的詞,就能抓到蕭邦作品的基本精神,因為,這就是蕭邦的精神。蕭邦的音樂最主要的就是故國之情與深沉無奈的悲哀與懷念!「自我流放」,「有國難歸」,不正是蕭邦、李後主與傅聰的共同點?透過鋼琴,傅聰巧妙的把三個屬於不同時間、空間的人物串連在一起。 除了對國家的思慕,蕭邦的一生受盡了情字的折磨,而傅聰多舛的愛情歷程似乎為他帶來詮釋蕭邦作品的另一種靈感。傅聰少年時期曾經有一段初戀,對象是青梅竹馬的女孩,但是前往波蘭學琴後,兩人被迫離別。一九五三年赴羅馬尼亞參賽前,多情的傅聰在北京與一名作曲家的年輕妻子相戀,造成對方夫妻分手。 出走英國以前,傅聰曾經愛上一名波蘭女孩,據說,傅聰就是在這名女孩的幫助下出走。住在倫敦期間,傅聰認識了小提琴家曼紐因(Yehudi Menuhin)與前妻的長女彌拉(Zawira Menuhin),兩人在一九六○年底結婚,並且在岳父的幫助下,迅速在歐美樂壇竄起。雖然傅聰與彌拉育有一子凌宵,但是兩人在結婚九年後,因為經常性的爭吵而分手。 一九七三年,傅聰與南韓駐摩洛哥大使的女兒玄禧晶結婚,但是,「我們結婚三個月就無法共同生活。」而引起玄禧晶嫉妒,進而造成兩人的婚姻在短短三個月內破裂的,正是女鋼琴家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 雖然阿格麗希已經與指揮杜托瓦(Charles Dutoit)結婚,與傅聰間的情感卻一直藕斷絲連。這時,南韓小提琴家鄭京和的出現,也在傅聰的內心造成漣漪,但是鄭京和卻另有不明的意中人,不願意接受傅聰的情感。杜托瓦與阿格麗希夫婦於一九七四年赴東京巡迴時,兩人因故爭吵,阿格麗希負氣飛回瑞士,這時傅聰才發現,鄭京和的意中人正是杜托瓦,而阿格麗希也有了新情人,也就是鋼琴家柯瓦謝維契(Stephen Kovacevich)。同時面臨妻子與情人雙雙棄他而去,不過,在魯普(Radu Lupu)的介紹下,傅聰結識了在香港長大的鋼琴家卓一龍,兩人婚後生了一個男孩凌雲。 早年承襲嚴謹的中國道統教育,長年的自我流放,卻是標準西式的飄泊與瀟灑,若說傅指下有著比一般鋼琴家深隧糾纏的情思,確是其來有自。(為SONY音樂出版的「傅聰,詩情蕭邦」專輯而寫)
发表于 2006-2-2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傅聰在SONY的马祖卡可谓运用RUBATO的典范录音。 他的情事里的那些音乐家也都是国际乐坛一等一的大师们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吉他岛六弦聊斋 |人工智能

GMT+8, 2024-11-23 05:41 , Processed in 0.0335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