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9-19 0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圣堂内举行音乐会的指引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五日发自罗马(礼仪圣部)
译者:郭二凤小姐
译自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四日罗马英文观察报
一九九一年七月十二日(公教报)
一 礼仪以外的圣乐
1. 人对音乐之兴趣是当代文化的标记之一。虽然科技发达,我们在家里透过电台、唱片、录音带、电视等欣赏到古典音乐,但这一切并未减低人们去欣赏现场音乐会的兴致;相反地,更加提高了这种风尚。这是令人鼓舞的因为音乐和歌曲实在可以陶冶性情。
在很多国家里随着音乐会数目的增加,使圣堂也被用作举行音乐会的场地。此举理由有很多,例如:
当地需要――因为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听觉效果――圣堂是理想的地方;
唯美效果――即是说,好此演奏,若在优美的环境下进行,会有更佳的效果;
环境的配合――若在配合乐曲意境下演奏,更能演绎出乐曲中的韵味。
纯粹是实际的需要――例如:圣堂内的风琴可供风琴独奏会之用。
总之: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圣堂都是最合适举行音乐会地方。
2. 随着今日礼仪的发展,圣堂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一般歌咏团(The Scholae Cantorum)没有太多的机会,在礼仪中颂唱那些传统多声部的圣乐作品。
有鉴于此,他们便开始在圣堂内以音乐会的形式将圣乐演奏事演唱出来。额我略歌曲(Gregorian Chant)无论在圣堂内或外,更成为音乐会中的项目之一。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那些被称为灵修音乐会“的出现,因为这种音乐会,无论主题、曲目又或表演的场地,都与宗教连上关系。在某些时候,这种音乐会亦加入读经、祈祷及默想,所以这种音乐会实可与灵修相比。
3. 由于在圣堂内举行音乐会情况增加,,致令堂区司铎们开始怀疑这些节目的真实需要性。实在圣堂随便开放以供音乐会之用,会使一些虔诚的信友不满,但若太过坦率拒绝又会引起一些误解。
为此,我们需要首先考虑“圣堂”本身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目的。所以,圣礼部认为有需要向各地主教团和礼仪及圣乐委员会,作出一些有关圣堂用作音乐事务上的建议,和说明教会对这些事的准则,例如:音乐及歌曲、宗教音乐及非宗教音乐。
4. 此际,我们需要翻阅近期与此事有关的文件,尤其是礼仪宪章(Constitution on the Liturgy Sacrosanctum Concilium),一九六七年三月五日的礼仪中的圣乐训令(Instruction Musicam Sacram),一九七零年九月五日的礼仪重整训令(Instruction Liturgicae Instaurations),以及教会法典(The Code Of Canon Law,Cann.1210,1213,1222)的规定。
在这篇指引性质的文章里,我们最基本关注的是,在圣堂内举行礼仪庆典以外的音乐会事宜。
圣礼部希望借此可以有助个别主教去作出适当的决定,当然同时亦要考虑到当地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 一些需要考虑的要点
圣堂的物质特质与作用
5. 圣堂基本上是天主子民聚集的地方,“他们结合成为一体,就像圣父、圣子及圣神成为一体,成为教会一样;天主的圣殿,是由活石所建成;是以心灵、真理来朝拜圣父的地方。因此,从早期开始,那里有基督徒聚集以聆听福音、或祈祷、或领受圣事、举行弥撒及朝拜圣体以伸延弥撒庆典的建筑物,都被称为“圣堂”(请参阅祝圣圣堂典礼――Order Of The Dedication Of A Church,Ch,II,1)。于是,圣堂不能被当作为任何公众集会的地方,因它是神圣的;即是说,正因为它的奉献和神圣,所以,它永远是一个“独特”的地方。
由于“圣堂”这地方是一座看得几的建筑物,它成了旅途中教会的标记;它是天上耶路撒冷的预像,是实现天人共融之奥秘的地方。不论它建在城市或郊野,它依然是天主的居所,是天主居住在我们内的记号。即使没有任何礼仪进行,它依然是“神圣的地方”。在喧闹的大城市里圣堂有如沙漠中的绿洲,是一处给人们聚集作静默及祈祷,寻求心灵平安及坚强信德的地方。
除非圣堂能保持它的特质,否则以上所说的一切,都化为子虚。当圣堂用作其它用途时,它作为基督奥秘之记号的角色,便会受到考验,对天主子民的信仰及感性有严重的影响。正如主说:“我的殿宇的祈祷之所。”(路19:46)
圣乐的重要性
6. 圣乐无论咏唱出来或是有乐器演奏出来,都是重要的。“只要为敬拜天主而创作且具有圣与善本质”的音乐,都是圣乐(圣乐训令――Musicam Sacram, n .4a)。教会将圣乐视为“无价之宝”,甚至高于其他艺术,它有着“在为天主服务时具有事奉的功能”(请参阅SC. n. 112)“我们需要刻意地保存以及发展它”。(礼仪宪章-SC.n.114)
在庆典中任何圣乐的演出都须与庆典协调。即是说,任何不能使信友投入礼仪或不能使信友显出基督精神的音乐作品,都不宜在礼仪中演出。(礼仪宪章-SC. n. 14;庇护十世通谕:在关怀中-Pius X, Tra le sollecitudini )
感觉和意识上的变更,使在圣礼的艺术层面上也有所改动,例如:圣所(Sanctuary)的改建,包括主礼座位、读经台、祭台(面向信友)。这些改革非但不是对过往的不尊重,而且更可使信友们积极地参与礼仪。虽然这些改革会使某些圣乐作品在礼仪中有所限制,但若能安排在礼仪之外的音乐会中演出,相信它可再次流露出原作的味道。
关于风琴
7. 现今,在礼仪进行中纯用风琴独奏已受到限制。昔日,风琴曾取代了信友们积极参与的位置,且令他们成为没有活力和旁观者(庇护十一世通谕:钦崇天主的礼仪-Pius XI,Divini Cultus, n.9)。当信众或歌咏团在咏唱时,由风琴伴和着是合理的。但几时当主礼在祈祷或颂唱时(Chants)及读经员或执事在宣读圣经时,便不该有风琴伴和了。传统上,在四旬期及圣周这些作补赎时期,和在将临期及追悼亡者礼仪里都不该有风琴演奏的;但当在牧民上有需要时,咏唱仍可以用风琴伴奏。
风琴在礼仪前后作独奏是合适的,因为它可作为庆典的预备及庆典的总结。
其实,最重要的是,每所圣堂都应有受过训练的乐师(Musicians)及质素良好的乐器。我们要好好的保养风琴及尊重其历史特式,包括:它的外形和音色。
三、实际的指令
8. 教会法典(The Code of Canon Law)第1210条有关使用圣堂的规则:“神圣的地方(圣堂)只容许举行或推动崇拜和敬礼的宗教活动,严禁一切有违圣洁的事情。但在个别情况下,教区主教可容许圣堂用作其它用途,条件是这些活动不能和神圣地方的特性背道而驰。”
这个原则决定了圣堂是否可用作为圣乐会及其他音乐会场地的用途。圣乐的定义视乎原作音乐(歌曲)的用意及内容,例如:最优美的交响乐曲本身可能是没有宗教气味的。所以,就算我们不考虑歌曲是古典的或现代的,有口味的或庸俗的,我们也不适宜容许没有宗教味道的音乐在圣堂内演奏。一来这样是不尊重圣堂的神圣特性;而且,这类音乐也未必配合到圣堂的气氛。
这样亦关系到教会当局有没有约束圣堂的管理(参阅圣教法典第1213条:教会当局在圣堂内得自由行使其主权及职务);所以,管制圣堂的用途可保障圣堂的神圣地位。
9. 以上所述有关可在圣堂内举行圣乐会时所选用的“圣乐”,是指那些本为礼仪而创作的,但基于某些原因不能在礼仪中演出的音乐;而“教会音乐”,是指那些从圣经或礼仪中得到灵感而谱成的乐曲,其内容会提及天主、圣母、圣人或教会等,这些乐曲会在圣堂但礼仪之外的时间演出。
风琴及其他乐器的演出,无论是纯乐器演奏或伴以歌唱,都应有助增加宗教气氛,尤其是在于:
a. 预备大瞻礼(节日)或增加瞻礼(节日)的气氛;
b. 带出不同节期的特征;
c. 为圣堂营造出一个优美的默想环境,从而使冷淡的教友开放自己的心灵;
d. 制造一个适合宣读圣言的环境,例如:当诵读较长的圣经时;
e. 使珍贵的教会音乐,例如:对此未能用在现代礼仪上的礼仪音乐及用在心灵交通上的灵性音乐(如神剧及宗教歌剧等),得以流传;
f. 透过事前安排的风琴演奏会,使到访者及游客更明了圣堂的特质。
10. 当有人要求在圣堂内举行音乐会时,教区主教得按个别情况而作出决定(Per modum actus)。但除节日所需外,这些音乐会只适宜间中举办。
当教区主教认为有需要,而又已参阅了教会法典第1222条第2段,他有权批准一间已经有举行礼仪的圣堂变为演奏厅、或用作非宗教性的音乐表演场地,但是仍要尊重圣堂为神圣地方的特质。
在这情况下,教区礼仪及圣乐委员会应辅助主教处理有关的事。
为了在音乐会中保持圣堂的神圣地位,主教需要声明:
a. 申请者必须以书面形式,注明音乐会的日期、时间,并附有作曲者姓名及其作品的节目表。
b. 当教区主教批准之后,该堂区的主任司铎(或负责人)须细心安排歌咏团、乐园及其他一切所需的物品。
c. 圣堂须是免费入场及欢迎任何人士。
d. 表演者及观众均须穿着整齐,以免有辱圣堂的尊严地位。
e. 表演者不准踏入(圣所)的范围内,而且要尊重祭台、主祭的座位及读经台。
f. 圣体须放于小圣堂或其他安全而装饰过的地方。(参阅圣教法典938:4)
g. 音乐会不但要表现出历史上或技术上的细节,还要培养听众深入地了解及全情投入在参与之中。
h. 对于一切支出、保持圣堂整洁及各种损坏之赔偿,主办者须以书面声明愿意负上法律上的责任。
11. 教区主教及该堂区司铎(或负责人)是有责任执行以上的指令,务求使圣堂能保持其神圣的特质,以供举行圣祭、祈祷及静思之用。这些建议决不能被视作为轻视音乐艺术。圣乐贵于它见证了基督徒如何改进了文化。从圣乐及教会音乐的真正价值中,基督徒音乐家及各歌咏团应该感受到为了信德,他们需要继续这个传统,并使它能够延续下去。正如“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Second Vatican Council”对艺术家这样说:“千万不要犹豫,将你的才能献于主的真理上。我们所居住的世界需要美好的事,不要使它丧失希望。美好的事犹如真理,使我们的心灵充满喜乐,而这一切,就有赖你们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