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Vowinkel 1a古典吉他问世!
Vowinkel
1a吉他问世已经20周年了,也就是说,Vowinkel先生从事吉他制作事业已经有20年了。可以说,在原设计的基础上,Vowinkel吉他已经是一款非常完美的吉他了。20年来,Vowinkel吉他在世界各地得到演奏家、收藏家的广泛认可,而Vowinkel本人也被视为当代最著名的制作大师之一。
但是Vowinkel先生从来不停止改进他的吉他,几年前,他就不断在考虑这个问题。他和一些著名的物理学专家以及吉他演奏名家共同研究更合理的吉他构造以及声学方面的理论,在制作他原先设计的同时也开始尝试改进。但是任何革新都是有风险的,因此Vowinkel先生花了很长的时间进行试验和调整设计,他预计在他制作20周年纪念的时候将这款经过反复试验而获得成功的吉他奉献给世界各地的高品位吉他演奏家和爱好者。
我最近终于盼来了Vowinkel先生推出的全球第一把新版吉他(之前他试验阶段的吉他不算)。这是一把Spruce(白松)
+ Brazilian Rosewood(巴西玫瑰木)的吉他。琴弦的搭配仍旧是Vowinkel先生最喜欢的Hannabach 815高张力高音+Augustine
blue 低音。这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最好的音乐会吉他之一。
从琴头和Rosette看,和原来的Vowinkel吉他并没有什么区别,还是大家熟悉的典雅欧式琴头,阿姆斯特丹市旗图形构成的Rosette。外形也没有显著的不同。
材料的选择方面Vowinkel先生下足了功夫,面板是带有Hazel(也就是个别地方看起来有突出反射纹,Vowinkel先生上次来华讲学时特别提到这种木材,声音往往更好,从木材商那里购买往往更贵,只是不是经常能够碰到)的德国白松,背侧板是正切的巴西玫瑰木。从美观角度来说,正切的一般都没有径切的好看,木纹没有什么变化。径切的可以让巴西玫瑰木体现出变化丰富的木纹,让木材显得非常美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巴西玫瑰木正切的板材已经变得越来越稀少了,但是采用正切板材仍然是绝大多数制作家的追求。这块采用在新版1a上的板材中间有一块颜色比较浅的部分,让正切的略显呆板的板材产生了一些活泼的感觉。
我以前曾经在一些文章中阐述了制作家选择木材的基本出发点,这个出发点是木材的潜在声学特制而不是仅仅从美观角度考虑。选择漂亮的木材需要的经验要比选择声音好的木材所需要的经验要浅得多。
那么新设计的吉他究竟有哪些不同点呢?内部构造方面我看不到,目前也还没有得到Vowinkel先生详细的解说或者图纸,因此只能从声音方面做一些比较。
首先,给我印象最深的变化是高音部分,在熟悉的“Vowinkel之声”的基础上,我听到了更多的透明感和更长的延音。可以这么说,这把吉他的高音具备了一些最优秀的德国吉他高音的通透。高音的分离度和旧版差别不明显,但是力度明显要大一些。发音也比以前更敏感一些,这正是Vowinkel先生所期望的。一般来说白松吉他需要相当长时间之后才能有比较好的高音,但是这把吉他的高音并不逊色于很多已经开过声的白松吉他,并且,我们可以预期她经过适当的演奏和保养,未来的声音将会更加美妙。Vowinkel先生高兴地对我说这是他获得的最满意的结果之一。
低音的力度比以前也加强了不少,但是并不粗暴,声音富有朝气有带有高贵的吉他所特有的那种磁性。在很多制作不是很理想的高价位吉他上,我经常听到很强壮但是声音却短促,或者延音良好但是缺乏力度的低音。我认为Vowinkel新版吉他非常完美地将力量、延续性和音质结合在一起。
很多吉他爱好者对吉他的音量非常在意,尽管这个因素在一些传统吉他制作家看来不是那么重要。但是,这方面Vowinkel吉他无论从在旧版时代还是现在都不是弱者。在新版吉他上,吉他的音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据Vowinkel先生说,他的这个新设计,目的之一是让吉他的声音能够反射得更远,在舞台的后面能够更清楚地听到琴声。
我测量了一下,一弦12品的品弦距离为3mm,6弦12品品弦距离为3.5mm,手感比大部分演奏会集他舒服,这是Vowinkel吉他的一贯优点。一把吉他的手感应该是吉他品质的重要考量之一。这里也顺便阐述一下关于手感方面的问题。每个人的生理条件不同,演奏吉他的力度也有差别,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吉他的演奏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体力活”,即便是从纯技术角度来说,也不应该用“蛮力”来获得“力度”。曾听到一些朋友说某某人的演奏力量很大,因此需要将原本非常合适的品弦距离掉整得很大,觉得这样才能“受力”。我想这种演奏方法或许不能说不对,但是至少可以说是不太科学的。听过杨雪霏现场的朋友应该对她的力度印象深刻,事实上,如果大家有机会面对面听她演奏,对她的力度会感到更加惊讶。但是如果大家观察一下她使用的吉他的话,可能会觉得有些不理解,她的吉他品弦距离并不特别高,而她的演奏也不见得比别人容易打品。这就是杨雪霏小姐技巧的高超之处,她从来不用“死”力度演奏吉他,而且巧妙地用弹性和瞬间爆发力让吉他发出最大的力度。不仅仅是杨雪霏如此,我看很多演奏家的吉他品弦距离都不高,演奏起来却也力度十足且不打品。这应该是大家技巧学习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之一。当然每个人的习惯不太一样,所以,就我来说,每一把琴到了我手里,我基本上都是会按照我的习惯来进一步调整品弦距离,不过一般来说是往低调。
这把吉他的声音过渡非常自然,特别是3、4两弦的过渡不会感觉唐突。改版后的吉他我觉得风格适应性进一步扩大了,特别是演奏在现代作品的适应性上有了更好的表现。至于巴洛克、古典和浪漫时期的作品,本来就是Vowinkel吉他的强项。
这把吉他本来是为我制作的,但是现在却已经不属于我了,河南省吉他协会秘书长苏醒先生的高徒在苏先生那里听到Vowinkel
1a的声音之后反应和苏先生当年一样,失眠了,因此他请苏先生尽快为他购置一把Vowinkel 1a吉他,因此我就先将这把吉他给他了,我将尽快把这把吉他送到他手里,让他尽快从“失眠症”中恢复过来。我自己在不久应该会盼到一把同样设计的红松面板吉他,届时将进一步为大家介绍新设计+红松面板的Vowinkel
1a的表现,相信同样有令人惊喜的表现。
作者:方翊
2004年9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