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罗素演奏十九世纪吉他音乐-GAH126.002
这几年,我收集了大约四百张古典吉他的唱片,有些唱片听几遍就觉得乏味。另有一些唱片虽说是名家的演奏,但是听起来叫人颇为失望,特别是一些老一辈名家的录音,从收藏角度来说有价值,但是从欣赏角度来说犹如敝屣。要说从曲目、演绎、录音都上乘的唱片可谓凤毛麟角,大卫罗素演奏的十九世纪吉他名曲可以说这些“凤毛麟角”中的极品。
大卫罗素是当今国际吉他乐坛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演奏风格高雅、细腻、浪漫并充满生机。初听大卫罗素的唱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那圆润又结实的音色。他的琴声被誉为吉他的“美声弹法”,大卫罗素的演奏是音乐和音色的典范。
大卫罗素1953年出生于苏格兰,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移居到西班牙。他的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和很多古典吉他演奏家的经历一样,当他第一次听到塞戈维亚的录音的时候他就被深深打动了,从此,他坚定了将毕生奉献给吉他的决心。
16岁那年,他到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除了古典吉他,他还学习小提琴和圆号。在音乐学院,他连续两年获得“朱利安布理姆奖”及“佛汉威廉斯奖学金”。22岁时,他又得到西班牙政府所提供的奖学金回到西班牙,师从何塞托马斯继续深造。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大卫罗素在各种大赛中获得首奖,其中包括“Alicante”,“拉米列斯”,“塞戈维亚”,“塔雷加”等世界最高级别古典吉他大赛。许多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如Morel,Francis
Kleynjans,Domeniconi等都将作品题献给他。
这张唱片共收录了8首十九世纪吉他名曲。十九世纪是吉他从鼎盛走向式微的世纪,但是这个世纪却诞生了一大批职业的吉他演奏家、作曲家。阿瓜多、索尔、科斯特、布罗卡、默兹、雷冈弟等都是这个时期吉他音乐界的代表人物。
第一首阿瓜多的“行板及回旋曲”(DIonisio Aguado:Andante et rondo)曾被古典吉他大师布利姆认为是他弹过的最难的吉他曲,但是在大卫罗素手里,技术上不仅显得游刃有余,音乐上更是体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整部作品一气呵成(布里姆的版本稍稍有凝涩之感),使人忘记了这是一把吉他的独奏而犹如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诗!
第二首是科斯特的“序曲和波罗乃兹舞曲”。“波罗乃兹舞曲”又称“波兰舞曲”,3/4拍子。中等快速,在巴赫的第一布兰登堡协奏曲和第二管弦乐组曲中,以及莫扎特(如钢琴奏鸣曲中)、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作品中都可以见到。肖邦用这种体裁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这些钢琴曲甚至成了波兰舞曲的代表作。十九世纪的吉他音乐并不是孤立发展的,她也从各种音乐体裁中汲取营养,这首“序曲和波罗乃兹舞曲”的写作方式明显受到钢琴的影响,但是却具有吉他独有的迷人风味。乐曲从宁静的泛音中引入。最令人难忘的是罗素将“波罗乃兹舞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至高的音乐享受。乐曲的在华丽的音阶和滑音中结束。
第三首是默兹的《悲歌》(Elegie),可以说这是我听过的默兹的作品中最迷人最动听的。迷人之处也许是在于乐曲中弥漫的淡淡伤感吧。默兹的妻子是一位钢琴家,正是她唤起了默兹对贝多芬、舒曼、舒伯特等人作品的强烈兴趣,因此他决定创作一部地位等同于贝多芬等人的钢琴曲的作品。"Elegie"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第四首,何塞布罗卡的“幻想曲”。乐曲的开头从音乐上来说略显单调,但是在大卫罗素的渲染下,音乐却显得恬静怡人,具有梦幻般的冥想气氛,并预示之后高潮的到来。这首幻想曲总体来说非常动听,特别是从3'38"开始一直到乐曲结束。
第五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默兹的《匈牙利幻想曲》,这首曲子的介绍并不少见,但是从曲式上分析的并不多。这首作品实际上是以匈牙利的一种民间舞蹈体裁写成的,这种体裁叫做“查尔达什”(Csardas),音乐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拉绍”(Lassau),速度徐缓而富有歌唱性;第二部分为“弗里斯”(friss),速度迅急,情绪热烈。Csardas的代表作有,Brahms的匈牙利舞曲第二号,柴可夫斯基《天鹅湖》里的匈牙利舞曲(也是小号的经典曲目),最流行的应该是意大利小提琴家Monti所作的Csardas了。
第六首,《传奇》,作者Manjon是一位盲人作曲家。他在一岁的时候不幸双目失明,但是音乐给予他生活的信心,特别是吉他,更成了他终生密不可分的伴侣。这首作品虽然和阿尔贝尼兹的《传奇》具有相同的名字,但是曲趣却完全不一样。乐曲似乎在描述一个人(或许就是他自己)的一生经历,这种经历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也跌宕深刻。
第七首作品《Aire Vasco》也是Manjon所作。很奇怪,我听着首作品时总能感觉肖邦夜曲的味道,乐曲5'50"处的音阶由低音到高音又迅速下行,让人想起肖邦夜曲第二十首中也有类似的写法,颇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之感。
最后一首是雷冈第的《夜曲》。这是雷冈第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轮指旋律非常优美,轮指的伴奏部分和主旋律交相呼应,恰似夜月下一对情人的呢喃絮语。大卫罗素演奏的歌唱性在这里有着很好的表现。虽然这首作品大卫罗素的演奏也属上乘,但是我总觉得他在表达上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相比之下,杨雪菲演奏的《夜曲》意境上要胜大卫罗素一筹。
总之,这张唱片是每个吉他爱好者不可不听的精品。
(听完这张唱片,我每每有这样的想法,十九世纪古典吉他拥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却受到音乐界的冷遇,实在是历史的误会。号称“近代吉他之父”的塔雷加的作品,我也没有觉得超越了他的这些前辈,是否正是这个误会造就了塔雷加呢?)
感谢黄修礼先生赠送这张唱片并翻译“Elegie”曲名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